游客
题文

下图为蚂蚁取食食物的过程,受此过程的影响,生物课上老师布置了一个课外观察实验:“蚂蚁爱吃什么样的食物?”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根据自己的生活知识经验,提出了许多假设:蚂蚁可能爱吃甜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软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小昆虫等。然后他们针对其中一个假设进行了探究实验。补充完成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蚂蚁爱吃什么样的食物?
(2)作出假设:                                                
(3)实验设计:①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②把1只蚂蚁放进培养皿中,仔细观察蚂蚁的行为。③实验1次后,把蚂蚁放归自然环境中。
(4)预期现象:                                                    
                                                               
(5)得出结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
(6)该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完成实验:甲状腺激素有促进蝌蚪发育的作用。现提供40只大小、发育状况相似的蝌蚪、两个玻璃缸、水草、清水、不含任何激素的食物、甲状腺活性物质等材料。请你完成以下实验,验证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1)实验变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设计:
①两个玻璃缸分别编号为A和B,各放入_________只蝌蚪、适量清水、少量水草,每天同时喂食。
②A缸_____________________;B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每天做好观察记录。
(3)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研究唾液及口腔的咀嚼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某同学完成了下列实验方案。


方法
1
2
3
4
处理
馒头块
0.5g
0.5g


馒头碎屑


0.5g
0.5g

2ml

2 ml

唾液稀释液

2 ml

2 ml
条件
37℃保温5分钟
碘液检测
2滴
2滴
2滴
2滴
实验现象




①如果把2和4作为一组实验,目的是研究_________。
②研究正常摄食情况下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应选择的实验组合是__________。
③ 3、4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的颜色变化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你对此现象的解释是_________。

为了研究生命你能够否自然发生的 问题,19世纪60年代,法国学者巴斯德进行了 著名的 鹅颈烧瓶试验 :

⑴鹅颈烧瓶放入培养液后要进行灭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第一步实验的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第二步的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的变量是( )
A、瓶的大小B、细菌的有C、无肉汤的多少
(5)巴斯德的鹅颈烧瓶试验是否经过重复多次才能得出结论?()
A、是 B、不是
(6)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方法()
A、巴氏消毒法B 、腌制法 C、脱水法

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几个环节。请回答科学探究上述环节的有关问题。
(1)提出问题:当你搬开花盆看到鼠妇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以下据此情景提出的几个问题,哪一个不够具体、明确?( )
A.鼠妇为什么会爬走呢?
B.鼠妇爬走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
C.鼠妇爬走是因为搬动花盆对它产生了刺激吗?
(2)作出假设: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气候转暖后播种的,天寒地冻不适合播种。由此可以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作出的假设是
(3)设计实验: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请判断哪个实验方案更能说明问题。( )
A.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暴露在空气中。
B.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暴露在空气中。
C.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4)实施实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某同学用量筒先量取2毫升唾液倒入试管中,马上再用同一个量筒量取2毫升清水倒入另一只试管中,以形成对照。
这种操作方式不够严谨,请加以改正。

(5)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收集到了如下表所示的数据。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10
20
30
4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0
25
10
5

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选取有白斑叶片和绿色叶片的牵牛花进行如图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此装置经暗处理一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四片叶子取下,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加热,使溶解到酒精中。
(2)将此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3)清洗后,分别向这四片叶子滴加碘液,下列选项中变成蓝色的是(答全得分)
A甲叶未覆盖铝箔的部分 B甲叶覆盖铝箔的部分
C乙叶 D丙叶的绿色部分
E丙叶的白斑部分 F丁叶
(4)本实验中有3组对照实验:乙叶和丁叶形成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甲叶和丙叶的实验结果分别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5)如果丁叶装置中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乙装置必须放在环境中,其目的是防止植物进行
(6)根据以上实验所得结论,根据叶片甲实验可得出结论,在农业生产上种植大棚蔬菜为了提高产量,应采取的措施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