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2015年2月27日, “201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播出。获得“感动中国2014年度十大人物”荣誉的有:为了“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带领科研团队实现氢弹研究突破的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于敏;坚持在贵州山区义务支教的退休外交官朱敏才、孙丽娜夫妇;与暴恐分子斗智斗勇被誉为大漠“猎鹰”的新疆民警木拉提•西日甫江;超越亲情的陇海大院爱心集体等。
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感动中国人物的先进事迹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些内容?感动中国人物的先进事迹,对我们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立志成才有哪些启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是人生奋斗的梦想之舵,更是广大青少年的行动指南。某校团委拟开展“践行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精神”教育实践活动,请你加入实践小组,参与活动。
【内容解读】
(1)为了帮助同学们认识、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实践小组设计了下列表格,请你根据所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仿照示例,填写下表中“日常行为”所体现的核心价值观。
日常行为 |
核心价值观 |
|
示例 |
主动使用“请、您好、谢谢”等礼貌用语 |
文明 |
1 |
对同学一视同仁,从不凌弱欺生 |
|
2 |
独立完成作业,考试从不作弊 |
|
3 |
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做好普法宣传 |
|
4 |
到敬老院为孤寡老人捶背、讲故事,打扫房间 |
【精神引领】
(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我们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这一高瞻远瞩、高度凝练的论述,为共筑中国梦提供了生生不息的动力之源和切实可行的现实路径。
请你指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核心分别是什么。
【现象透析】
(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美德,应融入生活,见之于行动。实践小组收集到如下图片,感触很深,请你说说两幅图片中的人物分别“扔”掉了哪些美德。
图一: 图二:
【美德传扬】
(4)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校团委决定向同学们发出“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做美德少年”的倡议,请你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把倡议书补充完整。(提示:倡议内容充实,行为具体,积极向上,书写工整,且不得与【内容解读】表格内的日常行为雷同。
今年是我们扬州建城2500周年,来扬州参观旅游者络绎不绝。瞧,余音绕梁的古筝名曲、朴实典雅的木构架民居、活灵活现的扬州剪纸、动感十足的木偶表演、精巧秀美的扬州工艺……走过古朴的“门楼”,穿过幽深的“小巷”……扬州精彩而神奇的传统文化魅力得到了所有参观者的认同和赞许。
(1)请简略谈谈扬州建城2500周年的城庆活动有何意义。
(2)作为一座有着2500年文化底蕴的古城,扬州传统文化可谓魅力十足。对此初中生小明认为:扬州作为文化古城,加强文化建设应侧重在继承传统文化,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请谈谈你对小明观点的看法。
看到老人摔倒,扶还是不扶?这是个引发全国热议的话题。2015年9月13日下午,南昌一名少年用行动给出了完美答案。被扶起的老人很想事后上门拜访,好好感谢孩子,然而因担心对方怕被讹而不敢多问信息。“我想通过你们报纸感谢这位少年,我的心里才会舒服一些!”老人告诉记者。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面对突然跌倒的老人,我们应不应该扶?请根据所学内容写出你的理论依据。
(2)亲近社会、融入社会,必须善于明辨是非,正确认识和对待复杂的的社会现象,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最近,我们班开展了以“关心祖国发展,开拓美好未来”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以下是我准备的有关热点专题,请你帮我完成相关问题。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集结号。
(1)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所依据的最基本国情是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6.9万亿,比上年增长7.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3%。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产生上图所示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请你辨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因此我国应该把改革开放作为工作中心。
睢宁·西祠胡同官方论坛是汇聚睢宁民生、民意的综合性论坛,,以倾力关注睢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民情为鲜明特色。以下是睢宁·西祠胡同官方论坛所做的《睢宁信息简报》,以此帮助相关部门倾听民声,关注民意,解决民忧。
民生热点 |
主题:睢宁县深化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
建言献策 |
建议1:在全县中小学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活动 建议2:推进“文明交通周周行”、文明劝导等活动 建议3:编写印发《市民文明言行规范》,大力宣传“三管十不五会” |
问题一:公民通过网络问政是在行使什么民主权利?
问题二:请就上述主题,结合睢宁本地实际,谈谈除了网络问政之外,你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行使这项权利?
问题三:有网民认为“网络是一个可以自由表达的场所,国家不能干预”。请你对这一说法加以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