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盐中含有泥沙等难溶性杂质和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某学习小组做粗盐的提纯实验。
【提出问题】如何才能将粗盐中的杂质除去,获得精盐?
【实验方案】该小组按以下流程进行实验。
【问题讨论】
(1)实验步骤②③④都需要进行 操作,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沉淀X是 ,沉淀Y是 。
(3)有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不完善,请你说明原因并补充完善: 。
(4)将实验所得的精盐在烧杯中配制成100g 8﹪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可能原因有 (填序号)。
①精盐称量时,仅在左盘垫上了称量纸,而右盘没有垫上称量纸;
②溶解时所用烧杯不干燥;
③所得精盐未完全干燥。
(5)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可制取氢氧化钠,同时还生成两种气体单质。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回答下列问题。(提示: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 (8分)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代替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优点是节能、简便、环保等,请写出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室利用大理石和稀盐酸用D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但是浪费了很多药品,老师发现后,要求节约药品,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则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是 ;某同学用碳酸钠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请问他能否选择A或C装置(填:能或不能),如果要除去氧气和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水蒸气,实验装置中一定要有上述装置。
(4)用氯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如果发现试管破裂,原因可能是,用排水法收集O2完毕后,停止实验时的操作顺序是,如果做氧气性质实验:铁在氧气中燃烧,那么用排水法收集O2时应在集气瓶中。
碳酸氢钠是一种重要的盐类物质,在生活中用途广泛。小红同学设计实验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她的探究活动。
【探究实验1】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方案】取少量该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振荡。
现象:溶液变成浅红色。结论:①。
【探究实验2】能与酸反应。
【实验方案】取少量该固体加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现象: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
【探究实验3】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装置如右图,并进行实验。
现象: 试管口有水珠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充分加热后,试管中留下白色固体。
结论:碳酸氢钠受热有二氧化碳、水和白色固体生成。
请你帮小红设计实验,证明试管中留下的白色固体是Na2CO3,而不是NaOH。
(所选试剂不能用酸)
步骤:④;现象:⑤。
试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⑥。
【拓展应用】请说出碳酸氢钠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用途:⑦。
实验课上,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下列仪器以及大理石、氯酸钾、二氧化锰三种药品。
(1)写出仪器④的名称。
(2)利用老师提供的的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氧气,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式。检验制取的气体是否为氧气的方法是。
(3)若要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同学们还需向老师领取的药品是(填名称),制取二氧化碳时,上述仪器中一定不会用到的是(填序号)。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收集、净化等装置,请回答
(1)图A中,试管口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2)实验室制取CO2和O2都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选该装置制取O2比选用另一装置的优点之一是;收集CO2和O2都可用法。
(3)制取CO2的反应方程式为;某同学在加药品时错用了浓盐酸,他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不浑浊,通入紫色的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澄清石灰水不浑浊的原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将图中虚框中的装置与发生装置相连,便顺利完成了CO2的性质验证实验。Ⅰ中装的是饱和的NaHCO3溶液,作用是除去CO2中的某种杂质气体,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若要收集到干燥的CO2,Ⅱ应装。用C装置收集CO2时,气体从端进入。
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现有如下装置,请回答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①——⑤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②③
④⑤
(2)若用高锰酸钾下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填序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催化作用下反应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填序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3)欲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装置;欲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装置,但用此法收集氧气须验满,方法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