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邹平农民刘宗水从1963年开始坚持每天写日记,记录和见证了半个世纪以来农村社会历史的变迁。其中1981年10月23日是这样记的:“到二队分地,过午四时,大片地已分完,只有自留地和饲料地未分……”。材料中的“分地”
A.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 | B.确立了市场经济发展目标 |
C.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 D.促进了多种所有制的发展 |
明朝中后期至清朝前期的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人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体系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日后能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推行 |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
C.鸦片走私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 D.英国加紧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
安徽六安双墩汉墓遗址被评为全国“2006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图1到图4所列文物不可能由该墓葬出土的是
A.图1铁兵器 | B.图2陶罐 | C.图3青花瓷 | D.图4铜壶 |
西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北宋允许商人中“奇才异行者”应试。商人地位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官僚机构日益扩大 | B.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 |
C.文人社会地位提高 | D.商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
“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措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失。”这一材料反映了西汉中期以后刺史
A.负责监察地方官员 | B.开始确定官员监察制度 |
C.没有依照条例办事 | D.较好发挥监察作用 |
列宁在评价孙中山的纲领时说:“它直接提出群众生活状况及群众斗争问题,热烈地同情被剥削的劳动者,相信他们是正义的和有力量的。”针对的是孙中山主张中的
A.驱除鞑虏 | B.恢复中华 | C.创立民国 | D.平均地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