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辰65周年纪念日。65年来,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一步步接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
【站起来】2014年9月15日迎来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纪念日。习总书记讲话精神有三个重点值得关注:一是体现了制度自信;二是在新形势、新情况下的与时俱进;三是强调了民主与法治,完善国家治理能力和体系,必须走民主法治的道路。
(1)请运用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中“三个重点”所蕴含的道理?
【富起来】据国家旅游局网站消息,10月1日至7日,全国纳入监测的124个直报景区共接待游客3169.2万人次,同比增长3.8%;游客出行方式更加多样化。自驾游成为市场主力军。
今年的国庆有14部国产电影扎堆上映,被称为史上“最拥挤”国庆档,截止10月7日晚22点,据不完全统计,国庆档票房创历史新高,达10.7亿。
(2)你认为出现国庆假期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还得益于什么?
【强起来】利比里亚时间7月2日13时30分,中国第二支维和警察防暴队搭乘联合国包机,安全抵达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并在机场与第一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顺利完成交接。防暴队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发扬中国维和警察精神,不断提高国际执法能力和水平,妥善处理与联利团各部门、维和部队和友邻防暴队的关系,以过硬的素质、优良的作风、振奋的精神向世界展示中国维和警察的水平,确保圆满完成维和任务,为促进利比里亚和平与稳定而不懈努力,为推进中利两国友好交往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3)上述材料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怎样强大的中国形象?除此之外,你认为国家强大还能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
(4)我们是未来国家的建设者,你知道青少年如何肩负起历史使命?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增强责任意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请仔细观察下列图片

材料二:2015年10月22日全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推进工作座谈会在京举行,李克强总理指出:加快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促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的紧迫任务,也是推动绿色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注重新能源汽车的科技含量,走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发展道路。扩大先进适用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应用,走出一条健康的产业发展新路,为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注入新动力。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体现了我国怎样的国策和发展战略?
(2)如何实施我国的发展战略?
(3)请就国家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谈谈你的认识。

重庆某中学学生在校园论坛上发了一个帖子,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1)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有何意义?
(2)请你为中国的“大国”地位提供几个依据?
(3)中学生如何维护世界和平?

材料:2013年3月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说,“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而中国梦,其实也是世界和平发展新机遇,让中国梦携手世界梦。
结合材料,请回答:
(1)“让中国梦携手世界梦。”请问如何理解“世界梦”?
(2)作为未来的建设者,为实现“中华之梦”,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做?

盐城市某校七⑴班同学开展了以“弘扬传统美德,争做文明少年”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第一小组收集到了以下信息:
2015年5月2日下午,在兵马俑一号坑发生了这样一幕感人画面:游客为兵马俑礼宾哨武警擦汗,被秦陵博物院工作人员拍了下来。秦俑博物馆是陕西乃至中国的旅游窗口,每逢重大节日或旅游高峰,被称为陕西第一哨的武警某部就来到兵马俑执勤。秦陵博物院工作人员说,大家知道,礼宾哨一般情况下是不能动的,更不能给自己擦汗。
(1)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材料中游客的做法为什么会感人?
第二小组发现了身边的最美射阳人:
2015年10月1日下午,在射阳县体育场散步的一位90岁张姓老人突然晕倒,头朝地重重地跌下去,当即不省人事,围观群众不敢施救。这时,正在体育场活动的射阳县实验初中的一名中学生和其他两名中学生恰巧路过,毫不犹豫地上前扶起跌掉门牙、满脸是血的老人,等到老人苏醒过来,他们又急忙拨打120,待救护车赶到时,三位中学生帮医护人员将老人抬上担架,推出体育场。几位中学生表示,当时也没有想到是见义勇为,只觉得老人像自己的爷爷,就应该上前扶他。
(2)第二小组准备通过班会、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宣传三位同学的先进事迹。你认为开展这样的宣传活动有何意义?(至少三点)
(3)第三小组积极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发起了“我为学校发展提建议”的活动。请你就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校风提几条建议。(至少两个角度)

七年级⑴班李想同学通过QQ信箱给好朋友王欢写了这样一封信:进入初中以来,新老师新同学新的学习环境让我感到很陌生,快两个月了,我仍然不适应,小学的生活多快乐呀!现在随着课程增加、内容加深,我的学习很吃力,第一次考试为考取好成绩,请同学“帮助”被监考老师发现了,受到了严厉批评。我越来越怕去学校,有时上学迟到就说是⑹班的刘琦,反正我看他不顺眼。妈妈成天唠叨我不求上进,班主任总是批评我不遵守纪律,看来真的一无是处,将来很可能一事无成,好累啊!王欢,我该怎么办?
(1)“有时上学迟到就说是(6)班的刘琦”,这种做法侵犯了刘琦的什么权利?请你写出判断的依据。
(2)如果你是王欢,请你运用七年级《自尊自信》单元的知识,对李想进行劝说,请你写出劝说要点。(友情提醒:“谈话劝说”类题型的基本解题思路是回答“为什么”“怎么做”,侧重回答“怎么做”,并且要针对材料中反映的问题,多方面联系教材知识作答,切忌口语化。本题至少三个角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