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图表示某草原上以植物为食的仓鼠种群数量变化(K0表示仓鼠种群在理想状况下的环境容量),乙图为仓鼠所摄入能量的去路(字母表示相应能量)。请回答:
(1)据甲图分析,仓鼠的种群数量呈 型增长;当某种天敌进入一段时间后,仓鼠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则天敌最可能进入的时间在 处;在捕食压力下,仓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在 之间。
(2)乙图中A属于 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能量C用于仓鼠种群的 。
(3)若B中能量为l.5×109 kJ,C中能量为l.4×109kJ,某种天敌同化的能量为4.2×107 kJ,则该生态系统中从仓鼠到其天敌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
(4)与兔一样,灰仓鼠也具有“狡鼠三窟”的特点,某些“狡鼠”在捕捉过之后,很难再一次捕捉。因此在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仓鼠种群密度时,计算得到的数据值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5)为研究草原上的蚂蚁和仓鼠等啮齿动物在种子利用上的种间关系,生态学家在草原上中划定3个基本相同的区域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如下表。请补充填写表格内“ ”。
![]() 量 类群 |
区域1 |
区域2 |
区域3 |
处理方法:蚂蚁和啮齿动物共存。 |
处理方法:移走所有的啮齿动物,并围栏隔离。 |
处理方法: 。 |
|
蚂蚁群 |
318群 |
543群 |
0群 |
啮齿动物 |
122只 |
0只 |
144只 |
下图为培育转基因小鼠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需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外源基因,通常采用 ▲技术。
(2)图中的A细胞通常为 ▲细胞,将外源基因导入该细胞常用的方法是 ▲。
(3)仔鼠出生后可用其尾巴进行DNA检测,通过 ▲方法,检测出携带外源基因的小鼠。至于外源基因是否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可从转基因小鼠中提取蛋白质,并用相应的抗体进行 ▲杂交,若有杂交带出现,则表明小鼠体内的外源基因 ▲。
(4)在外源基因导入小鼠的A细胞时,外源基因可能随机地插入到该细胞的DNA中。这些细胞有的能发育成转基因小鼠,有的却死亡。请分析外源基因插入后导致有些A细胞死亡的最可能原因 ▲。
下图为白菜与甘蓝体细胞杂交育成白菜—甘蓝杂种植株的示意图。请据此回答:
(1)图中①过程用到的酶是 ▲,作用的结果是获得 ▲。
(2)在②过程中,常用的化学诱导剂是 ▲,若在容器中放置若干a、b,诱导完成且假设所有细胞发生了融合(只考虑细胞两两融合),然后经③过程,形成的d细胞的类型有 ▲种,从中选出 ▲进行培养。
(3)图中④过程是 ▲,④⑤过程合称 ▲技术。
近年来各地规模化养殖发展很快,畜牧业已逐步由农村副业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产业,但规模化养殖场污水的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渐突出。因此,必须对养殖业污水进行处理和生态综合利用,右图是集污水净化、休闲、养鱼为一体的人工湿地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输入该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有和。
(2)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净化污水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分解的效率,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3)该人工湿地中的浮游藻类等植物生长迅速,其主要原因是微生物将污水中有机物分解,为藻类等植物提供了充足的。
(4)实地调查中发现,该湿地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是;不能仅仅依靠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净化,还应该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理由是。
下图表示人体某淋巴器官由于感染出现炎症时神经-体液-免疫相互调节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是由 ▲分泌并作用于肾上腺;物质②是由神经细胞产生并作用于免疫细胞上的①,物质②的名称是 ▲。
(2)免疫细胞产生的物质③(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作用于神经细胞,在此发生的信号转换方式是 ▲。
(3)若图示炎症部位是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人的咽部,该病毒在体液中被 ▲
细胞产生的 ▲清除。如果病毒已侵入细胞内,则需经历 ▲免疫过程清除。
(4)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可以作为免疫抑制剂,则可用于治疗(▲)
A.红斑狼疮 | B.过敏性鼻炎 | C.艾滋病 | D.移植器官的排斥反应 |
某生物学习小组对当地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请根据表中资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有甲病、无乙病 |
无甲病、有乙病 |
有甲病、有乙病 |
无甲病、无乙病 |
|
男(人数) |
279 |
250 |
6 |
4465 |
女(人数) |
281 |
16 |
2 |
4701 |
(1)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染色体上,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染色体上,简要说明理由 ▲。
(2)如果要进一步判断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还要采取的措施是 ▲。
(3)下图是该小组在调查中绘制的某一家族系谱图,且得知Ⅱ4婚前曾做过基因检测确认无甲、乙两病的致病基因。
据此进一步判断:甲病的遗传方式为 ▲,乙病的遗传方式为 ▲。Ⅲ1的基因型为(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 ▲。如Ⅲ2与Ⅲ3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