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图2是两张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方格纸,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线段 AC的两个端点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1)如图1,点 P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在图1中作出点 P关于直线 AC的对称点 Q,连接 AQ、 QC、 CP、 PA,并直接写出四边形 AQCP的周长;
(2)在图2中画出一个以线段 AC为对角线、面积为6的矩形 ABCD,且点 B和点 D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先化简,再求代数式 的值,其中 .
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点 A( )的两条直线分别交 y轴于 B、 C两点,且 B、 C两点的纵坐标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 x 2﹣2 x﹣3=0的两个根
(1)求线段 BC的长度;
(2)试问:直线 AC与直线 AB是否垂直?请说明理由;
(3)若点 D在直线 AC上,且 DB= DC,求点 D的坐标;
(4)在(3)的条件下,直线 BD上是否存在点 P,使以 A、 B、 P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 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有一科技小组进行了机器人行走性能试验,在试验场地有 A、 B、 C三点顺次在同一笔直的赛道上,甲、乙两机器人分别从 A、 B两点同时同向出发,历时7分钟同时到达 C点,乙机器人始终以60米/分的速度行走,如图是甲、乙两机器人之间的距离 y(米)与他们的行走时间 x(分钟)之间的函数图象,请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 A、 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米,甲机器人前2分钟的速度为 米/分;
(2)若前3分钟甲机器人的速度不变,求线段 EF所在直线的函数解析式;
(3)若线段 FG∥ x轴,则此段时间,甲机器人的速度为 米/分;
(4)求 A、 C两点之间的距离;
(5)若前3分钟甲机器人的速度不变,直接写出两机器人出发多长时间相距28米.
为增强学生体质,各学校普遍开展了阳光体育活动,某校为了解全校1000名学生每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的情况,随机调查了其中的50名学生,对这50名学生每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 x(单位:小时)进行了统计.根据所得数据绘制了一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并知道每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在6≤ x<8小时的学生人数占24%.根据以上信息及统计图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调查属于 调查,样本容量是 ;
(2)请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空缺的部分;
(3)求这50名学生每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的平均数;
(4)估计全校学生每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6小时的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