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美国北方和南方的人都对这场战争跃跃欲试,充满期待,就像一场赌博,都把赌注压在自己这一方。
材料二    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
材料三    这次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请回答:
(1)写出与材料一、二、三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主要领导者。
(2)材料一、三中,两国通过战争或改革分别废除了什么制度?
(3)材料一的“这场战争”中颁布的哪一文件成为这场战争的转折点?
(4)请写出材料二中“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具体措施。结合材料二,请你谈谈在改革开放,借鉴外来文明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
(5)我们应当如何全面评价材料三的这次改革?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美国南北战争 日本明治维新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耻辱】
材料一: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二: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悍然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1)材料一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后,当时的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导致怎样的结果?(4分)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内容,请你说出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在此之前,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果?(2分)
【兄弟阋墙】
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指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
——《中华民族抗日全史》
我跟蒋显示(指蒋介石)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
——《张学良口述历史》
(3)1936年,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 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这个事件是如何解决的?
【同仇敌忾】
毛泽东说:“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个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
——《同赫尔利的谈话》
(4)请列举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的一次战役。
【全面内战】
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1948年9月到l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战略大决战。
(5)请问这三大战役有何意义?在解放战争时期直接导致国民党政权垮台的事件是什么?
【归纳总结】
(6)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国共两党应该怎样相处才更有利于中国革命的发展?

材料一:丝绸之路的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西汉的疆域图

仔细阅读材料一,你能否将图中所标序号代表的丝绸之路经过地区名称填在()中?
示例:
① (长安)② () ③ () ④ ()⑤ ()
(2)对开通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谁?
(3)对材料二中斜线覆盖区域,西汉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这一措施有何历史意义?
(4)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两幅图,你认为丝绸之路对西汉疆域的形成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一]日本所谓《新历史教科书》对卢沟桥事变是这样叙述的:1937年7月7日夜,在北平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对开枪的历史事件。第二天,中国方面继续开枪,进入战斗状态。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
[材料二]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三]2005年4月29日,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举行了会议,并发布了新闻公报。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1)材料一所叙述的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是真实的吗?请举一例证明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
(2)材料二中“割台湾”是日本发动的哪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实现的?此后台湾又是怎样回归的?
(3)近代史上什么时间、事件后又造成了台湾与祖国的分离?
(4)国共两党在历史上曾有两次合作。当日本全面侵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命运之时,国共团结一致,共御外辱。请说出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性事件?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以后,并肩抗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请说出国共两党领导抗日军民抗击日军的重大战役(各举一例即可)。
(5)结合材料三,请你谈谈如何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图中人物:
图1
图2
(2)图3中的杂志是年_______________创办的。这本杂志的创刊有什么意义?该杂志从第二期开始改名叫什么?(5分)
(3)图2中的人物经常在这本杂志上发表文章,他在1918年在上面发表了哪两篇文章来歌颂十月革命?

古代中国与世界的贸易交往与文化往来频繁,请读下图,探寻远去的历史。

(1)观察上面的“丝绸之路图”,指出丝绸之路的起止点,并将它们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起点)— 河西走廊— 葱岭(今新疆地区)—安息(西亚)— (终点)
(2)这条路线最早开辟于(朝代),对开通这条路线贡献最大的人物是
(3)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发生了由境外民族分裂分子指控、煽动,境内具体组织实施的严重打砸抢烧暴力事件。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间的什么事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