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6分)某无色溶液可能含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硫酸钠、氯化钠、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为探究其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请根据实验填空。
探究活动一:取适量原无色溶液放入试管中,滴加1—2滴无色酚酞溶液后,将所得溶液分成两份。
(1)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一种物质后,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
由此可推出:原溶液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物质名称皆可,下同)。
(2)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足量另一种物质后,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原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能证明该结论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活动二:为探究其他两种物质是否存在,该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过程中所得液体均为无色溶液。

(1)加入过量稀硝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的X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探究活动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溶液C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次性塑料包装袋造成的环境污染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许多城市已经开始推广使用纸制食品袋。同学们经查阅资料得知,纸袋的组成成分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于是他们利用以下装置进行实验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C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中选择纯净的氧气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
(3)为分别吸收纸袋充分燃烧的产物,并通过清晰可见的现象检验吸收是否安全高效,以上实验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A→( )→( )→( )→( )(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
(4)将实验装置正确连接之后,确认气密性良好,充分燃烧16.2 g纸袋样品,测得相关实验数据见表(假定燃烧产物被完全吸收,灰烬质量忽略不计)

装置
实验前装置的质量
实验后装置的质量
B
200.0 g
200.0 g
C
210.0 g
234.2 g
D
220.0 g
229.0 g
E
210.0 g
212.2 g


通过分析和计算可推断得出,纸袋样品中(填“含”或“不含”)氧元素,其碳、氢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的最简整数比为

金属材料被广泛的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是因为其物理性能优良,还与它们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下面是小明同学设计测定金属铁、铜和镁的活动性的探究实验过程和实验记录,请你一起探究。
【实验目的】测定金属铁、铜和镁的活动性强弱
【所用试剂】稀硫酸、硝酸银溶液、光亮的薄铁片、薄铜片、薄镁片
【实验过程】步骤Ⅰ 将铁片、铜片、镁片分别在空气中点燃片刻,观察燃烧现象;
步骤Ⅱ 将铁片、铜片、镁片分别放入三只盛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体积相同的稀硫酸的试管中;
步骤Ⅲ 将铁片、铜片、镁片分别放入三只盛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体积相同的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
实验现象记录表

金属
空气
稀硫酸
硝酸银溶液













【实验记录】用“”表示能观察到实验现象,用“-”表示观察不到实验现象(见表)。
(1)通过步骤Ⅰ可以得出三种金属中镁的金属活动性最强,判断依据是
(2)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步骤Ⅱ和步骤Ⅲ中,需要控制的实验条件除了金属的体积、溶液的体积、溶质质量分数以外,还需要控制的条件是。写出镁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此反应属于
【实验结论】金属铁、铜和镁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
【反思交流】若利用上述试剂制取氢气,小明认为应该选择金属铁和稀硫酸反应,而不选择金属镁和稀硫酸反应,他的理由是

钢铁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选择优质炼铁原料十分重要。甲、乙两组同学对某钢铁厂所购进的赤铁矿粉中主要成分Fe2O3的含量进行测定。(假设每步反应均能完全进行,赤铁矿粉中杂质性质稳定,既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浓硫酸可吸收水蒸气)

(1)甲组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赤铁矿粉,采用如图的装置进行实验。
①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为充分吸收反应生成的CO2,装置B中应盛放的试剂是浓溶液。
③可以通过下面不同的方法计算赤铁矿粉中Fe2O3的含量:
【方法一】称量反应前后A装置的总质量,计算出Fe2O3的含量;
【方法二】称量得出反应生成的CO2的质量,计算出Fe2O3的含量。
(2)乙组同学称取等质量的赤铁矿粉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填一个操作名称)后立即称量。根据称量的数据计算出Fe2O3的含量。
(3)甲、乙两组同学通过相互比较后对各自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

方案
优 点
甲组

乙组

某学习小组在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一瓶盛有白色固体的试剂瓶,标签破损(如图)。

【提出问题】该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搜集资料】①经老师回忆,该试剂的酸根离子可能是CO32、SO32、SO42
NO3中的一种 ②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而CO2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猜想假设】该试剂一定不是,可能是Na2CO3,也可能是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现 象
结 论
取少量白色固体加入适量盐酸
产生气泡
该白色固体不可能是
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
该白色固体不可能是
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
溶液褪色


【获得结论】该白色固体是
【交流反思】
(1)SO2和CO2均属于非金属氧化物,某些性质相似。请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SO2通入澄清石灰水
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色
(2)亚硫酸钠与盐酸反应能生成SO2,实验室中收集SO2的方法为
检验SO2的试剂为

某化学小组参观制碱厂后,绘制了该厂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图如下,据图回答:

(1)流程Ⅰ是依次向粗盐水中加入Ca(OH)2和Na2CO3,二者加入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2)用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出流程Ⅱ中发生的总反应
(3)如果不将氯化铵作为目标产品,即加入氨气不是为了生产出氯化铵,那么,氨气在制碱过程中的作用是
(4)工业生产纯碱的流程中,碳酸化时溶液中析出碳酸氢钠而没有析出氯化铵的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