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请你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燃料和食品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1)下面是人类大规模使用燃料的大致顺序:木柴→木炭→煤→石油、天然气.
①上述燃料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这些化石燃料属于 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②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现代社会对能量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化学反应提供的能量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新能源,如 。(举一例)
(3)节假日或双休日,去郊游野炊实为一大快事。
①对野炊有经验的人会告诉你,餐具最好是导热性好,不易破碎的材料制的,你准备带的餐具是用 (填字母)制的;(填字母)
A.金属 B.陶瓷 C.塑料
②在引燃细枯枝后,如果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说明物质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③野餐食谱如下:
主食:馒头
配菜:烤火腿、鲫鱼汤、五香豆干。
主食和配菜中主要含蛋白质、 、油脂、无机盐和水等营养素,从营养角度来看,你准备再添—样 ;(填字母)
A.炒鸡蛋 B.牛奶 C.黄瓜 D.烤野兔肉
(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主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请你用化学用语填空。
某气体在空气中占78%(体积百分含量),保持它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 ;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氩气。
(2)请在①氢气、②酒精、③干冰几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化学式):未来理想的燃料;司机驾机动车前饮用的饮料中不能含有;可以作制冷剂。
汽车已成为许多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行车安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汽车安装安全气囊可以有效保护乘车人员,在车辆发生碰撞的瞬间,安全装置通电点火,使其中的粉末迅速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氮气,形成气囊,该粉末由Fe2O3固体和化合物甲组成,加热13.0克化合物甲,完全分解生成8.4克氮气和单质乙.单质乙可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Fe2O3发生置换反应,有Na2O生成。
(1)化合物甲的化学式是;
(2)Na2O可与空气中的两种氧化物通过化合反应转化为碳酸氢钠(NaHCO3),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就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称为“湿法炼铜”。求:
⑴请写出“湿法炼铜”的化学方程式:。
⑵若用该方法制得铜32g,反应的铁的质量g,若同时消耗了500g硫酸铜溶液,则该硫酸铜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
下图是同学们探究过的几个重要实验,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 l )图 1 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和。排除了气密性不好等因素外,过量红磷燃烧熄灭后集气瓶内(填”“仍有”或“没有”)残余的氧气。
( 2 )图 2 是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 ① 铜片上的自磷燃烧,水中的户磷不燃烧,可得出的燃烧条件之一是; ② 铜片上的自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可得出的燃烧条件之一是。
(3)某同学按右图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反应前天平平衡,然后将稀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碳酸钠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针向偏转(填“左”或“右”)。该反应质量守恒定律(填“遵守”或“不遵守”)。反应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②原子数目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⑤元素种类⑥物质种类
现有下列A、B、C、D、E五种实验装置,根据题意,将装置的序号填入下列空格中。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② 。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气体发生装置选用(填序号);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用C装置收集CO2时,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气体发生装置选用(填序号);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5)氨气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则气体发生装置应用(填序号);收集氨气的装置最好用(填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