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肥KNO3样品在运输存放过程中可能混进了NH4NO3、NH4HCO3、KCl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现按如图所示进行检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A的气味为 。
(2)实验步骤③的现象说明化肥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 。
(3)实验证明,溶液D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
(4)实验过程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实验步骤④的现象 (填“能”或“不能”)证明KCl一定混进了化肥中,请说明判断理由 ;
为进一步确定其存在,可以对以上实验进行改动,具体做法是 。
白色粉笔是一种常用的教学用品,已知某品牌白色粉笔的主要成分中是含有钙元素的一种盐。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探究该粉笔的组成。
【提出问题】白色粉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①碳酸钙;②硫酸钙;③硝酸钙。
【查阅资料】硝酸钙易溶于水;硫酸钙微溶于水;硫酸钡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实验探究】
(1)小军取一段白色粉笔(约1g),在研钵中研成粉末,倒入大烧杯中,加入100毫升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较多的白色固体未溶解。说明猜想不成立;
(2)小军将烧杯中的物质过滤,然后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并滴加稀盐酸,看到的现象,证明猜想①不成立;
(3)小兵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Ba(NO3)2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不溶物产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探究中的实验现象,请你写出该粉笔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11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包久置的生石灰干燥剂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对这包干燥剂的 成分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
这包干燥制是否变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
猜想一:全部是CaO;
猜想二:是CaO和Ca(OH)2的混合物;
猜想三:全部是Ca(OH)2;
猜想四:是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1)取部分该干燥剂于试管中,加水后无放热现象,说明这包干燥剂中不含___________。
(2)继续向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出现,说明这包干燥剂中含有_____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确定这包干燥剂中有无其他成分,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另取部分干燥剂于烧杯中,加水并搅拌.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三支试管中。请你参与实验,并填写表中的空白:
实验方案 |
方案一 |
方案二 |
方案三 |
实验操作 |
![]() |
![]() |
![]() |
实验现象 |
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
澄清溶液变浑浊 |
_____________(2分) |
写出方案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实验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得出猜想_________成立。(2分)
【拓展迁移】
小组同学反思了生石灰干燥剂变质的原因.认识到实验保存氧化钙应注意。 (2分)
(9分)为探究碱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后,溶液红色褪去,溶液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2分)
(2)如图乙和丙所示,同时将两支充满CO2的相同试管分别倒扣在等体积的水和 NaOH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中液面高于乙.说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3分)。实验中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实验结束后,进行废液处理。将丙所得溶液全部倒入一大烧杯中.再将甲所得溶液缓慢加入。全部加入后测得溶液pH为3.调节PH接近7.达到排放标准。将甲所得溶液缓慢加入的过程中.大烧杯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1分)通过学习碱的性质,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氢氧化钙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的程度”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1)提出问题:氢氧化钙是否变质?
(2)猜想与假设: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样品存征三种可能情况:没有变质;部分变质:完全变质。
(3)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及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样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振荡,静置。①取上层清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②倒去上层清液,再向试管中注入稀盐酸 |
①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②_____________ |
部分变质 |
①无色酚酞试液不变红 ②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2分) |
|
①_____________ ②没有气泡产生 |
____________(2分) |
(4)小结与思考:
①小蔓同学根据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确定该样品已部分变质,请写出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分)
②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农业上常用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中模拟炼铁化学原理的实验,对固体产物成分等进行探究.
【设计实验】用一氧化碳还原纯净的氧化铁粉末,实验装置如下图.
【进行实验】
(1)实验开始时,应先打开弹簧夹(填“①”或“②”).
(2)C处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
【分析与讨论】
实验结束后,玻璃管内固体粉末由红棕色全部变成黑色,小明认为该黑色固体全部是单质铁,但小华提出了质疑,认为还可能是其它物质,如铁的常见氧化物:氧化铁、四氧化三铁、(填名称)。
【查阅资料】
上述氧化物中:氧化铁为红棕色,其余都为黑色;只有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
【实验与猜想】
(1)该小组同学将反应后的黑色固体研磨后,再用磁铁吸引,发现黑色固体粉末全部能被吸引。
(2)进行猜想:黑色固体粉末可能
a.全部为铁 b.全部为四氧化三铁c..
(3)该小组按上述猜想设计实验,在一定温度下进行了实验,测得下列数据:
①反应前玻璃管和内盛氧化铁粉末的总质量66.0g(玻璃管的质量为60.0g)
②反应后玻璃管和内盛黑色固体的总质量m g(冷却到室温称量)
【得出结论】通过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计算:
(1)若猜想a成立,则m=;
(2)若猜想b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猜想c成立,则m的取值范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