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图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图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 B.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 |
| C.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 D.大西洋沿岸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
有人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比作一辆巨大的卡车,这辆卡车的驾驶员用一只脚使劲往下踩加速器,同时用另一只脚踩刹车。1970年萨哈罗夫(苏联氢弹之父)提出“更聪明的利用这一刹车的时刻已经到来”。其依据是
| A.赫鲁晓夫改革 | B.科技革命推广 | C.勃列日涅夫改革 | D.民主政治发展 |
在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欧洲的衰落。伦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闻,它们也不再控制世界上的帝国,它们的陆军、海军和联盟体系已不再统治全球。这表明
| A.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优势不在 | B.欧洲国家逐渐沦为发展中国家 |
| C.欧洲已从首要地位下降到从属地位 | D.欧洲曾经的全球霸权不复存在 |
读“文革”时期进出口贸易表(单位:亿美元),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 时间 |
进出口贸易总额 |
比较 |
| 1969年 |
40.3 |
比1966年下降12.6% |
| 1973年 |
100 |
比1972年增长74.2% |
A.中国经济实现了从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B.国内政局、政策影响进出口贸易变化
C.国内经济持续发展推动进出口贸易增长D.中美建交影响1973年进出口贸易变化
美国情报机构在当时中国一五计划尚未公布的情况下,预测一五计划的目标是1957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52年增长20%到25%左右。这一预测
| A.低估了中国政府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 |
| B.与一五计划完成情况基本一致 |
| C.高估了中国经济建设的有利因素 |
| D.与中国公布的一五计划完全相符 |
下图为某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地区分布示意图,它反映出
| A.我国得到欧洲普遍承认 |
| B.我国全方位外交成就辉煌 |
| C.亚洲国家走向国际联合 |
| D.意识形态分歧影响我国外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