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殷海光文集》记载:“欧洲商人、工业家、拓殖者、工程师、教育家、行政者往往包含传教士的精力、技巧和耐心克服着亚非静态社会对进步缺乏兴趣,并且把亚非社会导向一个技术与理智为基础的世界社群。”对此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欧洲人的殖民扩张给亚非社会带来了积极影响
B.亚非社会的民族文化受到欧洲人强有力的冲击
C.欧洲人的成就推动了亚非社会的近现代化进程
D.亚非社会被动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体系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日本的对外扩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60年中科院召开学部大会,选出学部委员35人,既有周培源、苏步青这样的著名科学家,也有天津人民公社姜德玉、湖北工业劳模马学礼这样的工农大众。大会共宣布学部论文和报告69项,其中劳动模范有13项。这一现象()

A.反映了新中国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
B.体现了“科技为广大群众所共有”的观念
C.表明了工农大众科学素养的普遍提高
D.证明了工农大众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

下图为新中国一段时期内对外经济援助的有关数据。造成60年代援外支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提出三个世界的划分理论 B.“文革”严重干扰了经济建设
C.国民经济调整取得重大成果 D.与美苏交恶需打开外交新空间

冈村宁次曾感慨:“日军有被城市吸引的恶癖……作战目标,计有运动的敌军及不动的土地(城市及河山要线),而在中国战线上以城市为目标者最多。在鼓舞士气上这是最合适的……部队虽奉命负有离开城市而经旷野压迫敌军的任务,但终为城市所吸引。”这侧面反映出()

A.日军战败的根源是城市中心战略的失误
B.中国战场的抗战使日军陷入艰难困境
C.中共的游击战术迫使日军处于防御之中
D.国共两党联合抗战使日军顾此失彼

孙中山晚年曾说:“欧洲当时是为个人争自由,到了今天……万不可再用到个人身上去,要用到国家身上去。个人不可太自由,国家要得到完全自由。……如果拿自由平等去提倡民气,便是离事实太远,和人民没有切肤之痛。他们便没有感觉;没有感觉,一定不来附和。”对此话的理解是()

A.反对西方个人自由 B.认识到欧洲民主的局限
C.挽救国家民族救亡 D.个人自由与国家的不相容

洋泾浜英语是中国沿海商业社会的混合语言,混杂了英语、葡萄牙语和印度语的词汇,说的时候多少按汉语的语法而不根据英语的法则。如“Just now have settee counter ,alla finishee ;you go, you please.”(现在我们结清了我们的账目,一切结束了,你要走就可以走了)。洋泾浜英语的出现可以说明()

A.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与西方保持一定的外贸关系 D.中国依然以天朝上国地位自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