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常压下,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A和B气体,发生反应2A(g) + 2B(g)
2Q(g) + W(g) ∆H=M kJ·moL−1,3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相关数据如下表:
| 反应时间/min |
n(A)/mol |
n(B)/mol |
| 0 |
4 |
4 |
| 0.5 |
3.2 |
|
| 2 |
|
2.4 |
| 3 |
1.0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前0.5min时,n(W)=0.6mol
B.2min时,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Q)=0.48mol/L·s
C.相同温度条件下,向平衡后的容器中再充入2molQ和2molW时,v (正)> v (逆)
D.相同温度下,平衡时的平衡常数为18L·mol-1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①乙烯的最简式C2H4②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
③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④乙炔的结构简式CHCH
⑤乙烷的结构式CH3CH3⑥乙醛的结构简式CH3COH
| A.全对 | B.全错 | C.③④⑤ | D.③④⑥ |
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1 mol Cl2作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为NA |
| B.在0℃、101 kPa时,22.4 L氢气中含有NA个氢原子 |
| C.14 g氮气中含有7NA个电子 |
| D.NA个一氧化碳分子和0.5 mol甲烷的质量比为7∶4 |
下列分离提纯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分离KNO3和氯化钠,常用结晶与重结晶 | B.提纯含有碘的食盐,常用升华法 |
| C.去除乙醇中的水分离常用蒸馏法 | D.苯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用分液法 |
300多年前,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发现了铁盐与没食子酸(结构式如图所示
)的显色反应,并由此发明了蓝黑墨水。与制造蓝黑墨水相关的基团可能是()
| A.苯环 | B.羧基 | C.羧基中的羟基 | D.酚羟基 |
在100 mL某混合酸中,c(HNO3)=0.4 mol·L-1,c(H2SO4)=0.1 mol·L-1,向其中加入1.92 g铜粉,待充分反应后,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0.15 mol·L-1 | B.0.30 mol·L-1 | C.0.225 mol·L-1 | D.无法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