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I.硝酸铜在1000℃时分解:Cu(NO3)2Cu+2NO2↑+O2↑,用试管收集一试管气体并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写出气体溶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并判断液体       (填“能”“不能”)充满整个试管(假定倒吸进试管的液体不流出)。
II.工业上生产硝酸铜晶体的流程图如下:

①在保温去铁的过程中,为使Fe3+沉淀完全,可以向溶液中加入CuO,调节溶液的pH,根据下表数据,溶液的pH应保持在                 范围.

 
氢氧化物开始沉淀时的pH
氢氧化物沉淀完全时的pH
Fe3+
Cu2+
1.9
4.7
3.2
6.7

②蒸发浓缩时,要用硝酸调节溶液的pH=1,其目的是         (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
③如图所示为硝酸铜晶体[Cu(NO3)2·nH2O]的溶解度曲线(温度在30℃前后对应不同的晶体),从图中获取如下信息,不正确的有      (填字母)。

a.C点溶液为Cu(NO3)2的不饱和溶液
b.30℃时结晶可析出两种晶体
c.按上述流程最终得到的晶体是Cu(NO3)2·3H2O
d.将A点溶液升温至30℃时,可以析出Cu(NO3)2·3H2O晶体
④某些共价化合物(如H2O、NH3、N2O4等)在液态时发生了微弱的电离,如:2H2OOH+H3O+, 则液态NH3电离的方程式是               ,液态N2O4电离得到电子数相差18的阴阳离子,因此可用Cu与液态N2O4反应制备无水硝酸铜,则同时生成的另一种物质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高锰酸钾是中学化学常用的试剂。工业上用软锰矿制备高锰酸钾流程如下:

(1)铋酸钠(NaBiO3,不溶于水)用于定性检验酸性溶液中Mn2+的存在(铋的还原产物为Bi3+),Mn的氧化产物为+7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KMnO4稀溶液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消毒原理与下列物质相同的是 (填代号)。
a.84消毒液(NaClO溶液) b.双氧水 c.苯酚 d.75%酒精
(3)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写化学式)。
(4)理论上(若不考虑物质循环与制备过程中的损失)1 mol MnO2可制得 mol KMnO4
(5)该生产中需要纯净的CO2气体。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 ,所需气体发生装置可以是 (选填代号)。

(6)操作Ⅰ的名称是 ;操作Ⅱ根据KMnO4和K2CO3两物质在 (填性质)上的差异,采用 (填操作步骤)、趁热过滤得到KMnO4

某红色固体粉末样品可能含有Fe2O3和Cu2O中的一种或两种,某校化学自主探究实验小组拟对其组成进行探究,查阅资料:Cu2O在酸性溶液中会发生反应:Cu2O+2H+=Cu+Cu2++H2O。
实验探究一:学生甲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称量反应前后装置C中样品的质量,以确定样品的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组装完成后,夹好止水夹,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装置A的气密性良好。
(2)从下列实验步骤中,选择正确的操作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打开止水夹 ②熄灭C处的酒精喷灯 ③C处冷却至室温后,关闭止水夹
④点燃C处的酒精喷灯⑤收集氢气并验纯
实验探究二:
(3)学生乙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并作出如下假设和判断,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
A.若固体全部溶解,说明样品中一定含有Fe2O3,一定不含有Cu2O
B.若固体部分溶解,说明样品中一定含有Cu2O,一定不含有Fe2O3
C.若固体全部溶解,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色,说明样品一定含有Fe2O3和Cu2O
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浓硝酸,产生红棕色气体证明样品中一定含有________,写出产生上述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三:
(4)学生丙取一定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后经过滤得到固体3.2g,测得滤液中Fe2+有1.0 mol,则样品中n(Cu2O)=_______________mol。

已知二氧化硅,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是酸性氧化物,化学性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镁和钠的化学性质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Ⅰ.用如上图所示装置进行镁和二氧化硫的实验,其中A是制备二氧化硫的发生装置。
(1)选择制取二氧化硫的合适试剂 (填序号)。
①10%的硫酸溶液②80%硫酸溶液③亚硫酸钠固体④亚硫酸钙固体
(2)写出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装置C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3)请在图中画出制备二氧化硫的发生装置,注明仪器名称,固定仪器省略不画。
(4)你认为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任写2条)。
Ⅱ.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实验室制硅”的研究,查阅资料知:①工业上在高温时用碳还原二氧化硅可制得硅;②镁在点燃的条件下即可与二氧化硅反应;③金属硅化物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盐与四氢化硅;④四氢化硅在空气中自燃。
他们在实验报告中记录着:“……选用合适的物质在适宜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再用足量稀硫酸溶解固体产物;然后过滤,洗涤,干燥,最后称量……在用稀硫酸溶解固体产物时,发现有爆鸣声和火花,其产率也只有预期值的63%左右。”
(5)该小组“实验室制硅” 的化学方程式是
(6)你估计“用稀硫酸溶解固体产物时,发现有爆鸣声和火花:的原因是

在化学研究领域,经常需要对一些物质进行性质的确定。如利用下列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测出一定质量镁与盐酸反应放出的气体体积,对金属镁的相对原子质量进行测定,实验步骤如下:

①准确称量m g金属镁(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用铜网包住放入干净的试管中;
②按图示组装好装置,然后在关闭活塞的分液漏斗中装入一定体积2 mol/L的盐酸;
③调整右边玻璃管(带均匀刻度值),让U型管两端液面在同一水平面,读出右边玻璃管的液面刻度值为V1mL;
④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让一定量的盐酸进入试管中后立即关闭活塞;
⑤当镁条反应完后, ,读出右边玻璃管的液面刻度为V2 m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你认为步骤⑤中空格应进行的操作
(2)若V1,V2均是折算为标况下的值,则镁的相对原子质量Ar(Mg)的实验测定表达式为Ar(Mg)= ,你认为此表达式求出的值是否准确? (填‘是’或‘不’),主要问题为 (若回答‘是’则此空不填)。(2+1+1=4分)
(3)步骤①中,为什么要用铜网包住镁条?

实验目的:探究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滴加酚酞试液先变红后褪色的原因。
[分析与猜想]
(1)根据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原理:2Na2O2+2H2O=4NaOH+O2↑,往过氧化钠固体完全溶解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本应只会变红而不会褪色,而实验中发现酚酞变红后又褪色。由此提出如下的猜想:
A.氧气有漂白性 B.氢氧化钠有漂白性 C.
[实验与判断]请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编号
1
2
3
实验装置



验证猜想

C

实验现象
溶液变红后不褪色
实验说明
1、2的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是用 (填“氢氧化钠固体”、“氧化钠固体”、“过氧化钠固体”)溶于水配制的。

(2)根据以上实验分析发现:过氧化钠与水反应过程中,钠元素形成了稳定的化合物,溶液中还生成了一种不很稳定、具有漂白性的物质X,X的化学式是
(3)可用右图装置对溶液中不很稳定的物质进行探究,在①处装入的物质是 (填选项,下同),②处装入的物质是

A.酚酞试剂
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
C.二氧化锰
D.氢氧化钠固体配制的溶液
(4)气体③是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没有写出X来,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