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下列图中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B |
C |
D |
实验 方案 |
![]() |
![]() |
![]() |
![]() |
实验 目的 |
验证FeCl3对H2O2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 |
制备Fe(OH)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 |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
比较HCl、H2CO3和H2SiO3的酸性强弱 |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由水电离产生的C(H+) = 10-13mol/L的溶液中:K+、Na+、SO32-、S2- |
B.1.0 mol·L-1KNO3溶液:H+、Fe2+、Cl-、SO42- |
C.![]() |
D.过量氨水中:Ag+、Na+、K+、NO- 3 |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0.1mol•L-1的氨水含有0.1 NA个NH4+ |
B.84gNaHCO3晶体中含有 NA个 HCO3- |
C.1 mol Fe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失去的电子数为3NA |
D.64 g铜片与足量稀HNO3反应生成NA个NO分子 |
化学与科技、环境、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治理环境污染 |
B.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 |
C.大量使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符合“低碳”理念 |
D.蒙古牧民喜欢用银器盛放鲜牛奶有其科学道理:用银器盛放鲜牛奶,溶入的极微量的银离子,可杀死牛奶中的细菌,防止牛奶变质 |
F和G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两种合成高分子材料,可由某烃经下列反应得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F的名称是,G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
(2)A→B的反应条件是D→E的反应类型是
(3)C的结构简式为
(4)H为C的同分异构体,且符合下列条件,其结构简式为
①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②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
(5)E→G的化学方程式是
采用NH3作还原剂,除去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原理为:NO(g) + NO2(g) + 2NH3(g)2N2(g) + 3H2O(g)。下图是烟气以固定的流速通过两种不同催化剂①和②时,测量相同时间得到的烟气脱氮率图像。根据该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
B.催化剂①、②分别适合于250℃和450℃左右脱氮 |
C.催化剂②比①脱氮效果好,说明催化剂②能导致该反应平衡向右移动程度更大 |
D.相同条件下,改变压强对脱氮率没有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