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地震给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抓紧了解灾情,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科学施救,最大限度减少伤亡,同时要加强地震监测,切实防范次生灾害。要妥善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工作,维护灾区社会稳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全国共有115家基金会参与地震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共接收社会捐赠款物合计16.96亿元,各家基金会组织数十只民间专业救援队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参与搜救、转运伤员等工作,同时积极调配灾区急需的饮用水、方便食品、药品等物资,搭建急救帐篷、简易安置房等。
(1)你对上述材料有何感悟?
(2)雅安台主播陈莹婚礼遇地震穿婚纱报道灾情;原定4月21日结婚的成都军区某部队军人卓佳归队待命;母亲地震中去世,护士张艺川含泪告别返回医院救伤员……他们的选择对我们维护公共利益有何启示?
有位叫黄美廉的女子,自小就患小儿麻痹症。但她靠顽强的意志,考上了美国著名的加州大学,并获得了艺术博士学位。
在一次演讲会上,有人这样问道:“黄博士,你从小就长成这个样子,请问你怎么看你自己?”在场的人都责怪他不敬,但黄美廉却十分坦然地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么几行字:“一、我好可爱;二、我的腿很长很美;三、爸爸妈妈那么爱我;四、我会画画,我会定稿;五、我有一只可爱的猫;六、……”最后,她以一句话作结论:“我只看到我所拥有的,不看我没有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黄美廉能有这种人生态度的依据是什么?
(2)黄美廉的事迹给你什么启示?
仔细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你同意漫画中父亲的观点吗?为什么?
(2)作为一中学生,你准备如何以实际行动来尊重劳动?
(3)将来你希望成为怎样的新型劳动者?
根据市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开展“盐渎风”盐城市第三届全民读书月系列活动的通知》精神,定于2015年10月举办“爱学习”国学经典诵读比赛。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今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84周年纪念日,盐城市某校开展了以“勿忘国耻 珍爱和平”为主题的红色经典诵读活动。学校通过活动号召同学们铭记历史,坚决捍卫国家主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1)请你向同学们推荐几部红色经典读物。(至少两部,2分)
材料一:部分国家人年均读书统计表
| 国别 |
中国 |
日本 |
以色列 |
| 数量(册) |
4.5 |
40 |
64 |
注:我国中小学生完成作业后,阅读课外书比例不足50%,初中生为42%,他们主要阅读的是作文书、教辅书和课本。
材料二:“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习近平
(2)结合材料一中图表反映的信息分析,为什么要在中小学广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3)请你从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角度,谈谈怎样“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追求,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近年来奥运梦、飞天梦、入海梦、航母梦、诺贝尔奖梦,我国一一兑现了。这些梦想的实现,意味着我国的科技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这些梦想的实现,离不开中国精神的弘扬,需要学生的勤奋学习,也需要学生培养各种能力。
(1)材料中的中国精神指什么?
(2)运用“笑对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尤其需要学生提高哪种能力?为什么?
2014年12月4日,我国迎来首个国家宪法目,以“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为主题的各种活动在全国展开。我国要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为此,九年级某班的同学们在班级举行主题班会,一起学习探讨宪法。以下是几位同学在主题班会上的发言片段:
同学甲:“习主席说,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所以,我认为依法治国的前提就是依宪治国”。
同学乙说:“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目,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和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请你根据同学们的言论,结合课本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请你评析同学甲所说“依法治国的前提就是依宪治国”这一观点。
(2)请你分析为什么设立国家宪法日有利于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