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规律 |
结论 |
A |
沸点高的物质制备沸点低的物质 |
钙置换出铷,或浓磷酸制备HI |
B |
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
常温下,相同的铝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浓、稀硝酸,浓硝酸中铝片先溶解完 |
C |
结构和组成相似的物质,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
BCl3沸点低于AlCl3,CO2沸点低于SiO2 |
D |
溶解度小的沉淀易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转化 |
ZnS沉淀中滴加CuSO4溶液可以得到CuS沉淀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雨后彩虹”“海市蜃楼”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光学现象,也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
B.我国规定自2008年6月1日起,商家不得无偿提供塑料袋,目的是减少“白色污染” |
C.严格的讲,“通风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防污染手段,因为实验生成的有害气体没有得到转化或吸收 |
D.长期盛放NaOH溶液的滴瓶不易打开,是因为NaOH与瓶中的CO2反应使瓶内气体减少形成“负压”之故 |
下列各组离子在相应的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 1溶液中:NO3-、K+、Cl-、Fe2+ |
B.某无色溶液中:MnO4-、Mg2+、Na+ 、SO42- |
C.pH试纸变深红色的溶液中:NH4+、Ca2+ 、Cl-、K+ |
D.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的溶液中:NH4+、SO42-、NO3-、K+ |
反应4A(g )+3B(g) ==2C(g)+D(g),经2min,B的浓度减少0.6 mol•L-1。对此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
①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 mol•L-1•min-1
②分别用B、C、D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比值为3:2:1
③在2 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 mol•L-1•min-1
④在这2 min内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是逐渐减小的,用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是逐渐增大的
A. ①② B. ③ C. ① D. ②④
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一定漏气的是
碘131I可用于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目前已投入临床使用。下列关于碘131I说法正确的是
A.131I是一种新元素 | B.131I的摩尔质量为131g |
C.该种原子构成的碘单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62 | |
D.这里所涉及到的碘,指的是碘元素的一种新单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