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氢原子和氟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对F2和HF分子中形成的共价键描述正确的是
A.两者都为s![]() |
B.两者都为p![]() |
C.前者为p![]() ![]() |
D.前者为s![]() ![]() |
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为Cl2 — 2e- =2Cl- |
B.放电时H+从右侧经阳离子交换膜移向左侧 |
C.电路中转移0.01 mole- 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减少0.01 mol离子 |
D.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电池的总反应不会改变 |
有一澄清透明的溶液,只可能含有大量的Fe3+、Fe2+、H+、AlO2-、Al3+、CO32-、NO3-七种离子中的几种,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量1mol/L NaOH溶液的过程中,开始没有沉淀,而后才有沉淀。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溶液中可能含有Fe3+,但一定不含Fe2+ |
B.溶液中可能含有AlO2- |
C.溶液中可能含有NO3- |
D.溶液中一定不含Fe2+和Fe3+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同主族元素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其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弱 |
B.工业利用焦炭还原二氧化硅来制粗硅,可以体现出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 |
C.NH3的沸点高于PH3的沸点,是因为NH3分子间形成了氢键 |
D.在“石蜡→液体石蜡→石蜡蒸气→裂化气”的变化过程中,被破坏的作用力依次是范德华力、范德华力、共价键 |
下列描述所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铁作负极被氧化:Fe-3e-=Fe3+ |
B.用CuCl2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发光: CuCl2=Cu2++2Cl- |
C.铅蓄电池充电时的阳极反应:PbSO4+2H2O—2e-=PbO2+4H++SO42- |
D.用铜做电极电解CuSO4溶液:2Cu2++2H2O![]() |
下列实验误差分析错误的是
A.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
B.用润湿的pH试纸测溶液的pH,所测pH不一定有误差 |
C.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分多次倒入酸中,所测△H偏小 |
D.酸碱中和滴定时,滴定前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内有气泡,终点读数时气泡消失,所测结果偏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