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我爱家乡美丽的映山红。它是一种美丽的花。这花( )外表给人一种美的亨受,( )还可以吃,酸甜甜的,诱人得很。星期天,我和小伙伴一同到山上去采映山红。来到了山上,一眼望去,盛开的映山红有红红的,有白白的,有黄黄的,五彩缤纷。我被这一片美丽的花海吸引住了。
正当我看得出神,突然,一个小伙伴大声嚷道:"喂,你还呆在那里干什么?这么美的花,你还不多采些回去。"我这才回过头来,赶忙采起花来。不一会儿我就采了一大捆。要回家了,我从一大捆的鲜花中选出几枝花儿红、颜色艳的映山红札成一束,心想:我要把这束亲手采来的映山红献给为保护集体财产,与夕徒英勇搏斗而身受重伤的英雄叶老师和章阿姨,表示我们少先队员对他俩的一片敬意。
啊!我喜欢映山红,我更喜欢我心灵中的映山红--雷锋叔叔、赖宁哥哥、叶老师、章阿姨……
(1)在文中括号内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是( )。
A.虽然……但是
B.不但……而且
C.无论……都
D.即使……也
(2)文中有3个错别字,请找出来,把正确的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能体现、突出映山红多、美的两个词是( )。
A.一大捆 美丽
B.诱人 吸引
C.花海 五彩缤纷
D.一束 五彩缤纷
(4)文中显示红色的那句话朗读时,重音应放在哪个词上?选出合适的一组( )。
A.啊、喜欢、更、心灵中、雷锋、赖宁、老师、阿姨
B.啊、映山红、更、雷锋、赖宁、叶、章
C.啊、我、更、喜欢、映山红、叔叔、赖宁、叶、章
D.啊、喜欢、更、心灵中、雷锋、赖宁、叶、章
(5)文中显示蓝色的句子换一种形式表达并保持原意。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我怎能不爱家乡美丽的映山红呢?
B.我不能不爱家乡美丽的映山红。
C.我怎能否认我不爱家乡美丽的映山红呢?
D.我多么爱家乡美丽的映山红啊!
(6)对本文的中心思想,你的理解是( )。
A.表达出作者对映山红的喜爱之情。
B.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敬慕之情。
C.表达出作者热爱自己家乡的感情。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她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5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门嘎吱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1)此时,桑娜是什么心情?用文中的一个四字词语概括,再用这个词语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片段中多处用到“……”,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闹着玩的吗?”这句话的深层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你处在桑娜的位置,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分析。
母爱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青海省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被严格地限定为3斤,这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菜、洗衣、喂牲口,全部依赖这3斤珍贵的水。
人缺水不行,牲畜也一样,渴啊!终于有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忠实的老牛渴急了,挣脱了缰绳,闯入沙漠唯一的也是运水车必经的公路。终于,运水的军车来了,老牛以不可思议的识别力,迅速地冲上公路,军车一个急刹车。老牛沉默地立在车前,任凭驾驶员呵斥驱赶,不肯挪动半步。5分钟过去了,双方依然僵持着。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口拦路索水的情形,但都不像这头牛这般倔强。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最后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性急的甚至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不为所动。
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鲜血渗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的凄厉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分外的悲壮。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骂骂咧咧的司机也哭了,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处分。”他从水车上取出半盆水——3斤左右,放在牛面前。
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这以死抗争得来的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什么。不远的沙堆后跑来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地往回走去。
20世纪末的一个晚上,从电视里看到这让人揪心的一幕时,我想起了幼时家里的贫穷困窘,想到了我那至今在乡下劳作的苦难的母亲,我和电视机前的许多观众一样,流下了滚滚热泪。
(1)只有半盆的3斤水在我们眼里太平常了,可是读完第1自然段文字,你一定感受到了它的“珍贵”,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写了老牛两次哞叫,你一定能听懂老牛的声音。
①凄厉的哞叫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仰天长哞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还写了不同角色的哭。走进他们的内心,你一定能体会到:
①运水战士和司机的哭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牛眼中的泪水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老牛眼中的泪水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流下了滚滚热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去。”请你想想,这时人们的心里平静吗?假如你在场,看到这番情景,会发出怎样的感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容作为弥补自然缺憾的一种方式,成为当今的一大时尚。作为一个不怎么注意打扮的须眉,我想介绍的是另一种美容之法——读书。
读书增补感知的不足,使人跨越时空的长河,与古今中外的哲人、智者倾心交流,知无穷,击浮躁。读书,使弱者获得信心和勇气;读书,使悍夫收敛野蛮,弃粗俗,趋儒雅;读书,使男子更潇洒,为女子添风韵。小长工高玉宝,靠着书籍的滋润,写出了一代人的生活经历,圆了同代人不敢奢求的梦想。卓文君、李清照,虽无西施之貌,都留下了千古美文,字字句句,感动后世。
知识可以弥补身体上的缺陷,矮个的鲁迅、残腿的张海迪都在文学的天空中找准了人生的坐标,写就了( )的篇章。知识使人从落魄的境遇中解脱,苏东坡面对荒蛮的流放之地,唱出了“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的( )。
当人间的繁华与我擦肩而过,当权势的倾轧在世间上演,知识使人挣脱了世俗的困惑。宽和的心,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放松得不能再放松。我曾在山区工作过两年,面对物质生活的简单和单调,是曹雪芹的《红楼梦》、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等( )伴我度过了精神空虚的时光,咀嚼出平凡岁月的恬淡。那时候,用悠然忘我和超凡脱俗来形容也不算夸张。多年以后,当我厌倦于案牍为俗事而伤神时,我才恍然忆起那段平和的岁月,因为它曾是那么地( )。
(1)理解词语,将下列四个词语分别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鸿篇巨制令人神往激越词章惊天动地
(2)读书批注:从品词语、悟感情的角度在第2自然段加两处批注,用“______”在文中画出,并用“④②”标出,再把批注内容写下来。
批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句子。
①“我才恍然忆起那段平和的岁月”这句话中,“那段平和岁月”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伴我度过了精神空虚的时光,咀嚼出平凡岁月的恬淡"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点概括:作者说:“读书是一种美容之法”的原因主要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想体验,读了这篇文章会自然想到一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勉励人勤奋读书的,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给文章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7)读了这篇短文,你认为应该怎样读书?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奇迹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才华出众,20岁开始发表作品,刚刚29岁就创作了轰动法国文坛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以后又创作了一系列的戏剧、诗歌、小说。可是,正当他激情奔放的时候,心脏(zàng zhàng)病恶性发作了,那年他才40岁。
看见雨果发青的脸色,沉重的喘息,人们(爱惜惋惜)万分,说:“唉,这颗巨星将坠落了。”随后发出沉重的叹息。
雨果并不悲观,他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进行体育锻炼。每天清晨外出散步、做操、打拳,接着跑步、游泳、爬山……“生命在于运动”,雨果的病情慢慢好转了,体质逐渐增强了。他又获得了充沛的精力,重新拿起笔写出了大量的文学作品。直(至致)晚年,仍创作不懈(jiě xiè),60岁创作了《悲惨世界》这部世界文学名著。80岁那年,写成了戏剧《笃乐克玛》。雨果逝世于1885年,活了84岁。
看见雨果40岁得了心脏病,却最后成了长寿者,人们惊叹不(已己):“这真是个奇迹!”
奇迹怎么来的呢?体育锻炼!
(1)把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音节、字、词语画去。
(2)作者抓住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个方面,写了雨果心脏病发作时的外表特点。
(3)给短文分段,用“‖”在文中标明。
(4)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在横线上。
①文中最后一句话是:________(a.疑问句 b.反问句 c.设问句)
②短文的中心是:________
a.赞颂了雨果创作不懈的毅力。 b.说明体育锻炼的重要。
c.赞扬了雨果的文学才华。
自主阅读——真情体验。
“哑巴”学生
①从前,东非地区有一位很有名望的医生。他的医术很高明,不过他从来不肯把自己的医术传授给别人。后来年纪大了,才答应只收一个学生,而且这个学生必须是个哑巴。
②在医生居住的那座城里,有一位贫苦的女人,这一天,她对自己(唯有唯独唯一)的儿子说:“孩子,妈妈没有钱供你念书,你装成哑巴去学医吧。学好了医道,好为人们解除病痛。记住,[ ]医生怎样考验你,你[ ]要克制住自己,万万不可以说话。”
③孩子答应了母亲的要求第二天就去求拜医生医生问孩子的母亲你的孩子生下来就是哑巴吗是的医生母亲回答说
④医生收下了孩子,可他仍不放心,便用各种方法进行试探,但孩子始终没说一句话。最后医生确信这是一个“哑巴”,便开始向他传授各种医术。“哑巴”学生qín fèn cōng ming,伶俐好学,老师感到很满意。几年过去了,孩子学到了很多“绝招”,不少yí nán bìng zhèng他都可以独自处理了。
⑤一天,来了一个病人,说他头痛得很厉害。医生诊断后对病人说:“必须马上动手术,否则会有生命危险!”病人同意了。脑壳被揭开后,大家都吓了一跳,原来,里面寄生着一条白蠕虫,虫子一动,病人就痛得要命。于是,医生拿出一把细钩子,打算把虫子钩出来。“哑巴”学生像往常一样,quán shén guàn zhù地观察着老师的动作。这时,他突然想到:“这样的手术很危险,万一钩不出虫子而伤了病人的脑子,后果十分(繁重严重沉重),应该采取别的办法才行。可是,如果我说出了自己的治疗方法,就会立刻暴露了我不是哑巴,欺骗了老师,他会赶我走的。”他急得直冒汗,再想,“如果我不说,病人就会发生意外,造成他终身痛苦,这样[ ]没有尽到医生的职责,[ ]会毁坏老师的声誉。”
⑥“哑巴”学生终于说话了。“老师”,他平静地说,“您这样做太危险了。”
⑦说完,他接过老师手里的钩子,放在火上烤了烤,拿过来挨近蠕虫。蠕虫被炙热的钩子烫着了,开始蠕动起来,很快就爬出了病人的脑子。接着“哑巴”学生缝合了刀口。医生听哑巴学生突然开口说话了,惊奇万分,但他还是允许学生做完了手术。
⑧“你不是哑巴,为什么欺骗我?”手术后,老师质问自己的学生,并打算赶走他。
⑨这时,学生坦然回答说:“是的,老师,我欺骗了您,很对不起您。不过,那是为了学到医术。可现在,看见病人受到死亡的威胁,作为一个医生,我不能再沉默了。如果老师万一失手,不但病人有生命危险,而且还会损害老师的名声……”
⑩老师听了很受感动,说:“我的孩子,你做得对。我的名声倒是小事,病人的安危才是大事啊!”
(1)给第③自然段加上标点。
(2)把文中的拼音改成汉字写下来。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第②⑤自然段括号里用得恰当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第②⑤自然段的“[ ]”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5)用“”画出文中对“哑巴”学生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的句子。
(6)以“答应收徒——装哑学医——治病救人——吐露心声”为线索,用“‖”把文章分成四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