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5年3月15日(星期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民主”一词在两会期间出现频率高达49次。追溯人类历史,民主、法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阶梯。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而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伯利克里 
材料二:“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多次胜战;滑铁卢之战抹去了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们忘却的,它将将永垂不朽……”
——拿破仑
材料三:
十八世纪西方资产阶级发动了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运动中,思想家们积极宣传“理性”与科学,反对封建专制王朝与天主教会。强调只有科学才能使人正确认识自然,破除宗教迷信,从而增进人类的福利,实现美好的自由、平等、民主的新社会。
(1)西方民主起源于材料一中的“民主政治”。伯利克里统治时期 “民主政治”达到了最高峰。当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
(2)材料二中拿破仑所说“不会被人们忘却的”“东西”指的是什么?它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3)材料三中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在这一事件的影响下,北美爆发了哪一资产阶级革命并成功实践了三权分立的学说?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冷战后美国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840年至1901年的六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列强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的深渊。请回答:
[归纳概括]
(1)清朝北京城曾两度被外国侵略者占领,请例举这两次战争名称。
[问题探究]
(2)中国近代史上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一次战争?这次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历史启迪]
(3)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英勇的中国人民抗争史。学习这段历史,你对其中哪一次斗争或哪一位爱国志士印象深刻?从中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人被称为“洋务派”。
请回答:
(1)材料一是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军工企业,其创办者是谁?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这次运动的口号前后发生怎样的变化?
(4)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工业有什么历史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之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又称戊戌变法。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光绪帝宣布变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等。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变法哪些措施对封建旧势力的冲击最大? 戊戌变法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3)下图是为变法而甘愿流血牺牲的维新志士,他是谁?他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

阅读下列材料
“当时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动。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也传入帝国。”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帝国”是指哪一帝国?
(2)帝国初期大致相当于中国哪一朝代?当时中国称该帝国什么名称?
(3)帝国最初的二百年间经济繁荣,请用一句西方谚语来说明它的繁荣。
(4)该帝国同中国间的贸易通道被称作什么?
(5)元朝时有一个意大利人就大致沿着这条路线来到中国,这个人是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彻底消除和根绝欲望后,生老病死,悲伤、哀痛、苦难、不幸和绝望就一扫而光。”
材料二:“救世主不久要下凡,拯救人类进入幸福的‘千年之国’,因人有罪,信仰上帝并虔诚悔罪的人才能进入天国,否则要下地狱。”
材料三:“宇宙间唯一的神是‘真主’安拉……大家都应信仰‘真主’,而不要信仰本部落的神。”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分别是哪一种宗教的教义内容?
(2)这三种宗教都产生在哪一大洲?
(3)三大宗教中对中国影响最深远的是哪一种宗教?请举出一位在中国信仰这种宗教的著名人物。
(4)请列举出与材料二中的这个宗教有关系的两个节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