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历史学家巴若斯写道:“船员们惊异地凝望着这个隐藏了多少世纪的壮美的岬角。他们不仅发现了一个突兀的海角,而且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下列有关这个“突兀的海角”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承载着欧洲人去寻金的梦想 |
B.记录着航海家前赴后继的征程 |
C.见证了世界殖民霸权的兴衰 |
D.控诉着黑奴贸易的残酷和血腥 |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在理论上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份,”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A.缺乏理性精神 | B.求善而不再存真 |
C.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 D.落后于西方国家 |
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时期 |
两宋 |
明清 |
比例 |
50%以上的进士 |
43%的进士 |
任官前出身 |
平民 |
贫寒家庭 |
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B.促使部分社会阶层变动
C.彻底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
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拨的公平、公正
据统计,1945年8月,国民政府的法币发行量累计为5569亿元,三年后增至604.6万亿元。引发严重通货膨胀的最重要原因是国民政府( )
A.偿还大量外债 | B.贪污腐化成风 |
C.军费开支巨大 | D.纵容官僚资本膨胀 |
1956年,浙江温州有合作社曾实行包产到户,到1957年温州地区实行包产到农户占入社农户的15﹪,与此同时,四川、广东、安徽等省一些农业社也先后实行了包产到户。此后直到70年代,仍有一些地方曾实行包产到户。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农村基层政权管理体制薄弱 |
B.市场经济在农户经营中起重要作用、 |
C.基层的探索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奠定基础 |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自下而上推进 |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对这次会议,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它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 |
B.它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与事实求是的思想路线 |
C.我国的改革开放从此揭开序幕 |
D.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出现了两年“徘徊”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