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萝卜素是一种常用的食用色素,可分别从胡萝卜或产胡萝卜素的微生物菌体中提取。下图为某同学利用酵母菌R获得胡萝卜素的部分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酵母菌R时,需先灼烧接种环,其目的是 。培养酵母菌R时,培养基中的蔗糖和硝酸盐可分别为酵母菌R的生长提供 。
⑵为了验证萃取物是否是胡萝卜素,该同学将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萃取物和色素混合液(含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和胡萝卜素)依次点样在滤纸的1、2、3、4、5位置(如图甲所示),并进行层析,滤纸条上各色素带的位置为 (填字母)时,即可说明该萃取物最可能是胡萝卜素。
⑶酵母菌R能分泌A、B两种酶,下图是某课题组关于这两种酶的实验结果:
①图中结果显示,在40℃至60℃范围内,热稳定性较好的酶是 。高温条件下酶容易失活,其原因是 。
②由图可知,若要从酵母菌R种群中筛选出能产生热稳定性高的酶的菌株,应在 的条件下培养。
⑷若用海藻酸钠固定酵母菌R,应将海藻酸钠溶液和酵母菌R混合滴入CaCl2溶液中。下表是在不同浓度海藻酸钠条件下形成的凝胶珠状况:
从表中看出,海藻酸钠的浓度应选用 g/dL。利用固定化细胞技术的优点是 。
分析有关进化的资料,回答问题。
达尔文认为不同物种是由其祖先逐渐变化而产生的。研究不同物种的相同和相异之处,并将它们与从前存在的生物比较,可以找出不同物种之间的演化关系。右图显示4层埋藏着化石的岩石,W是离地表最近的岩层。
1.最早期的化石埋藏在图中的_______层岩石中。
2.这些化石是下列()的证据。
A.蜗牛和鱼出现竞争 | B.鱼捕食蜗牛 |
C.蜗牛由鱼进化而成 | D.鱼和蜗牛的进化 |
3.举出化石作为生物进化证据的2项不足之处。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家们从各种证据得出生物进化的历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右图是生物进化历程简图。
4.根据上述规律在下列横线上填写与图中数字对应的动物类群。
动物类群:两栖动物、鱼类、鸟类、爬行动物。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兔传染性黏液瘤是1种由病毒引致的疾病,可把兔杀死。这种病毒曾被引入到兔的野生种群中,用以控制兔的数目。起初兔的数目明显下降,但过了一段日子,数目又再增加,而且那些兔对这种病毒已产生了抗性。
5.用生物进化理论解释上述现象。
在某地区新建一蜗牛种群,蜗牛被鸟类捕食,鸟在石头上打破蜗牛,吃掉柔软的身体留下外壳。有的蜗牛有条纹有的则无条纹。记录的相关数据见右表。
有条纹的 |
无条纹的 |
|
活着的 |
200 |
400 |
破裂的 |
400 |
200 |
6.预测经过几个世代后,有条纹和无条纹的基因频率将发生的变化是。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的问题。
为探究青霉素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某学生在涂布大肠杆菌的平板培养基上,依次放置浸有不同浓度青霉素溶液的圆纸片,并将培养基置于37℃恒温培养,3天后,培养结果如图1所示。
1.图示实验的原理是。
2.图中浸无菌水圆纸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
3.为使实验结果科学、可靠,并控制青霉素剂量,
对圆纸片的要求是
4.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小组用上述实验方法研究了相同浓度的5种抗生素对枯草杆菌生长的影响,在图2中表示处理方案,并对处理加以注解。
6.上海将抗生素列为处方药的主要目的是。
回答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问题。
下图中的A、B是人体呼吸道壁纤毛细胞和黏液腺细胞结构示意图,C、D是即将分化成A、B的细胞结构示意图。当灰尘、病菌等异物进入时,呼吸道可通过A、B两种细胞包裹异物成黏液,并将黏液推向喉的方向,通过咳嗽将黏液即痰排除体外,回答下列问题,其中〔〕内填字母或编号,横线上填文字。
1.图中〔〕表示的是黏液腺细胞,其中的〔〕特别发达,这与其功能相适应。
2.图中的纤毛细胞是〔〕,其细胞形态上具有〔〕,其细胞内部结构特点是〔〕数量多,原因是。
3.在人体内,具有①类似结构的还有细胞。
4.呼吸道上皮细胞不断衰老、脱落,并被向外推进的新细胞所代替。若C、D细胞位于A、B的底部,图中〔〕细胞可能演化为纤毛细胞。
5.在细胞结构中,最能体现细胞具有特殊功能的是。
低温迫使植物细胞产生大量对细胞有害的过氧化产物,如脂质过氧化产物(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够清除过氧化产物,从而增强植物的抗冷性。研究人员进行了,“水杨酸对水稻幼苗抗冷性的影响”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表。
组别 |
处理 |
培养温度 |
SOD活性(U/g·min) |
1 |
25℃的蒸馏水浇灌 |
25℃ |
7.3 |
2 |
① |
② |
9.4 |
3 |
5℃的0.5mmol/L水杨酸浇灌 |
5℃ |
10.3 |
4 |
5℃的1.0mmol/L水杨酸浇灌 |
5℃ |
11.6 |
5 |
5℃的1.5mmol/L水杨酸浇灌 |
5℃ |
13.6 |
6 |
5℃的2.0mmol/L水杨酸浇灌 |
5℃ |
8.5 |
7 |
5℃的2.5mmol/L水杨酸浇灌 |
5℃ |
7.9 |
8 |
5℃的3.0mmol/L水杨酸浇灌 |
5℃ |
6.5 |
(1)表中①是,②是。
(2)本实验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有。(至少写2点)。
(3)组别1和2对照可得结论是。组别2~8可得到的结论是。在5℃的冷胁迫下,2.0mmol/L的水杨酸对水稻幼苗抗冷性影响是(填“增强”或“减弱”)
(4)请根据5℃条件下实验结果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完成水杨酸浓度与SOD活性关系的坐标曲线图。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女性怀孕后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制备抗HCG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早孕的诊断。下图1是抗HCG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示意图,图2表示杂种细胞中基因的存在与人体染色体间的关系(注:“+”表示有,“—”表示无),请分析回答:
杂种细胞系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
小鼠 基因 |
A |
- |
+ |
- |
+ |
- |
B |
+ |
- |
- |
+ |
- |
|
C |
- |
+ |
- |
+ |
- |
|
小鼠 染色体 |
1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1)制备单克隆抗体用到的生物学技术有。图1中给小鼠注射的HCG相当于,①过程常采用的方法有(至少答2点)。
(2)科研人员发现形成的杂种细胞中小鼠的染色体会随机丢失,各种杂种细胞保留小鼠染色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对杂种细胞进行染色体和基因关系分析的结果如图2。据此推测,2号染色体上有基因,若控制抗HCG单克隆抗体合成的基因是B,则可用于大规模培养的除了杂种细胞系四外,还能选用。能无限增殖的各种细胞系有。
(3)在④之前要进行抗体筛选的目的是,在此过程生产的单克隆抗体可以与特异性结合,从而诊断早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