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发表主旨演讲指出,2014年中国经济开局平稳,总体良好。但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一些方面的困难不可低估。面对复杂形势,既要冷静观察、保持定力,又要未雨绸缪、主动作为。宏观调控要把握总量平衡,更要着眼结构优化,根据形势变化合理把控调控的政策力度,适时采取针对性强的差异化措施。我们不会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强刺激政策,而是更加注重中长期的健康发展。
(1)联系材料,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实现经济中长期的健康发展?
(2)结合《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要实现中国经济中长期的健康发展,政府应如何发挥作用?
(3)李克强总理的讲话主要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的什么道理?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5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49万人,比2014年再增加22万人,就业需求与2014年相比没有明显的起伏,但就业需求在结构性方面有变化,民营中小企业、二三线城市需求明显上升,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与社会需求有明显差别。总体来说,就业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据调查,当前制约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如下表所示:

制约因素
具体表现
经济因素
近年来,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观念因素
大学毕业生对就业期望值过高,缺少创业精神
能力因素
人才结构不合理,一些毕业生不能适应社会需要
信息因素
大学生不能及时、准确掌握就业信息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就业对社会生产的发展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谈谈应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为了面子,你会大手笔消费、争着买单吗?
中国人在消费中更重视别人的看法和意见,更关注个人消费的社会群体效应。中国人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今天,不论是富是穷,不论身份贵贱,不论在城市在农村,都追求要脸要面,将送礼、维系体面和关系等视为基本需要,将争脸、给面子和礼尚往来列入基本行为规范,从而形成中国人社会中恒久而普遍的面子消费行为,,甚至,构成驱动消费的重大动因,造就出中国非常大的特殊消费市场。
最近,韩国媒体报道称,中国电视平均为41.7英寸,世界上购买最大电视的人就是中国人!在中国销售的电视之所以比其他国家明显变大,是因为重视面子的中国人尤其喜欢大画面电视。
春节期间英国《金融时报》称,越来越多中国人过年开车回家有面子,象征衣锦还乡;今年4月初,美国《财富周刊》预测苹果手表在中国也将会引起抢购,一个主要原因也是因为面子!
那么中国人消费真的是受面子因素考虑么?喜欢买大电视、追捧苹果新产品、吃饭时抢着买单、喜欢买logo明显的包包,这些都是爱面子的表现吗?
一项调查显示,尽管表示“经常会为了面子而消费”的人只占据11%,但是,会为了面子而去消费的青少年总体人数超过总调查人数的三分之二。
为了面子而去消费是一种什么样的消费心理?青少年应怎样做一名理性的消费者?

《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必须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
有人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能给消费者带来物美价廉的商品。”运用生活与消费的有关知识,说明这一看法的合理性。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手机是科技进步的产物,是社会文明的标志。随着电信技术的发展,微时代如今正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语言生活。不少网络流行语正在给我们传递正能量。如“让我们做一个爱网义士、兴网骑士、守网志士、用网识士、净网卫士,更好地让网络空间清朗起来。”网络“一点”不远,生活“e路”领先。鼠标点点点最善的音,键盘敲敲敲最真的言。手机在现代社会以其信息传递的快捷、准确,已成为人们进行联系和沟通的主要工具之一,但是,对于高中生来说,使用尤其是在校使用手机往往弊大于利。
材料二:某班同学在用手机上网时,浏览相关信息发现了这样一首诗:
当风雪阻断归路,我们彼此取暖!
当主权面对挑战,我们亮出利剑!
当圣火遭遇屈辱,我们义无反顾!
当病毒吞噬生命,我们用爱弥补!
当列车冲出轨道,我们竭诚互助!
当震撼撕裂大地,我们开山辟路!
勇敢面对磨难,挺起中国人的脊梁!
加油,同胞!加油,中国!
这首诗集中展示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同学们被深深感染。
(1)结合材料一,某学校开展“自主学习·远离手机”活动,请你从自身实际说一说在校使用手机的危害(答一点即可),并从文化生活角度提一点改进的建议。
(2)结合材料二,谈谈当前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论依据。

材料:2012年是中国的“龙年”。中国龙年春节的庆祝活动已超越华人的范围,成为吸引不同族群的大事。走进生活了解到:除中国邮政发行了龙年邮票外,美国、澳大利亚等十余个国家的邮政部门也发行了各自国家的龙年邮票来欢庆春节。十二生肖,尤其是神秘的“龙”已很难被世界拒绝。
请你从材料中提炼出最恰当的文化观点并加以论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