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发表主旨演讲指出,2014年中国经济开局平稳,总体良好。但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一些方面的困难不可低估。面对复杂形势,既要冷静观察、保持定力,又要未雨绸缪、主动作为。宏观调控要把握总量平衡,更要着眼结构优化,根据形势变化合理把控调控的政策力度,适时采取针对性强的差异化措施。我们不会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强刺激政策,而是更加注重中长期的健康发展。
(1)联系材料,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实现经济中长期的健康发展?
(2)结合《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要实现中国经济中长期的健康发展,政府应如何发挥作用?
(3)李克强总理的讲话主要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的什么道理?
《人民日报》刊文指出,长期以来,由于诸多因素,许多人往往把乡镇人大看成是当地镇政府的一个工作部门,是给政府打下手。在有的人大代表看来,到乡镇人大工作就等于退到了“二线”,只需开会时举举手、提提意见。其实,乡镇人大工作是“一线”,它的工作好坏直接关系到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国家政权的巩固,有利于将大量萌生于基层的社会矛盾就地化解。
2015年某市按照中央要求,根据本地实际,开展了法治示范村建设工作。该市以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促法治示范建设,让村民参与法治建设,实现了建设一个,示范一片的目的,走出了一条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全新路径。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人大和民主管理的知识,分别说明“乡镇人大工作是‘一线’、“让广大村民参与法治建设”的理由
中国共产党集中人民的意志,形成自己的主张和政策,然后通过全国人大的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国家的法律和决定,实现对国家的领导;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和决定,由国务院和其他国家机关贯彻执行;一般情况下,国务院根据党的代表大会提出的建议和作出的决定,起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请全国人大审议,并征求全国政协委员的意见,最后由全国人大批准。
上述材料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
2015年9月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充分保障下,西藏各族人民更加平等地享有参与管理国家的权利,掌握了管理西藏社会、主宰自己命运的当家作主的权利,成为西藏精神、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和享受者,各族人民的民族特性和传统文化受到充分的尊重、保护和大力弘扬,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被赋予了更加绚丽多彩、更加富有时代特征的丰富内涵。
根据材料,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保障西藏各族人民当家作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材料一:文化的发展、创新是任何一个民族文化得以延续的秘密所在。历史上很多古老的文化都因为丧失了创新能力而丧失了生命力,最终不得不面临消失的结局。如:玛雅文明、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等文明都曾经创造出了辉煌的文化,但都消失了。
古老的中国文化,今天仍面临巨大的挑战。北京大学张祥龙先生在其著作《思想避难—全球化中的中国古代哲理》中表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正面临断子绝孙、无以为继的重大危机。这时还意识不到‘泉涸,鱼相处于陆’的危险,而去奢谈‘中国文化的世纪’的话,是危险的不智。清末人们意识到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生存危机不但没有过去,而且就其文化含义而言,今日变局之险恶有过之而无不及。”张先生的文章博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身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必须严肃的思考如何延续中华传通文化的命脉,让古老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生命、新活力的严肃问题。
(1)在当代中国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什么途径来创新中国文化?
材料二:十八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阐释内涵更丰富、更深刻、更具体了。科学方法观的提出,不仅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作用升华,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更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新时期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2)阅读材料二,说明科学发展观为什么是时代精神之精华?
(3)除科学发展观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有那些?
党的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十三五”规划建议稿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最主要的就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新常态下,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新的变化。我们要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要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航。
请运用“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对经济新常态加以分析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