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外国学者论中国的科举制度
最初的考试完全是综合性的,强调儒家的经典著作,但也包括其他科目。 渐渐地,这些考试集中于文体和儒家思想正统观念。最后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若无 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相反,是一个由学习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
——[美]斯塔夫利亚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 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开始于什么时期?
(2)请写出唐朝三代皇帝对科举制的完善。
(3)科举考试科目繁多,一般以什么科为重要?
(4)科举制中的哪一举措大大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第十六章
请回答:
(1)你认为材料中所说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2)文中所说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请举出两例来。
小作文
“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期盼。“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
有人说近代前期(1840—1919)的中国梦是“破碎之梦”;有人说是“抗争之梦”,有人说是“觉醒之梦”,又说是“奋斗之梦”……
请以近代前期的中国梦为主题,从材料中任选一个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要求:①要写标题,
②要有史实支撑,是一篇历史味道(而不是语文味道)的小作文。
③150字左右,卷面整洁。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二 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乾隆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迹淫巧”。“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侮。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7年11月19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
问题: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的三次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与外国列强签订了三个不平等条约,请你写出三副图片所对应的条约名称。
(2)19世纪中后期,外国列强接连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你写出两位这个时期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人物及其事迹。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哪些原因。
改错题:(找出错误并做简要更正,每小题3分,共15分。)
(1)鸦片战争是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900年6月,八国联军在美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下由大沽向北京进犯。
(3)生活在1910 年的晚清秀才,仍然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4)1911年10月10日,孙中山被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标志着中华民国的成立。
(5)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是袁世凯的卖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人认为:英国的“光荣革命”既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材料二:“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所提到“光荣革命”是哪一年发生的?是哪两种力量联合其他反复辟王朝力量发动的一场宫廷政变?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文件时哪一年颁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结合材料二中涉及文件的相关内容,谈谈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国王和中国历史上的皇帝有哪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