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浙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律条文】
《环境保护法》第6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
《刑法》第338条: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案例描述】
某电镀加工厂厂长徐某,在明知工厂废水有毒的情况下,直接将废水排放到厂外的土地上,对当地环境造成严重污染。2014年4月,某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被告人徐某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一万元。
(1)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环保法修订案草案,这体现了我国法律哪一特征?符合依法治国方略哪项基本要求?
(2)小王同学认为:案例中徐某的行为违反《环境保护法》第6条,只是一般违法行为,不属于犯罪。请评析小王的观点。
(3)请列举生活和学习中的具体事例,说明你如何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示例:环保法鼓励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我去超市自备购物袋。完全照抄示例不得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两年来,我国频繁发生自然灾害,如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灾难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党和人民积极伸出援助之手,挽救生命,救治伤员,灾区的人民也积极开展自救。
(1)材料中所说的国家和人民的紧急救援保障了两地灾民什么权利?
(2)这种权利的重要性是什么?
(3)自然灾害任何人都避免不了,在各种自然灾害面前我们应该怎样做?

中学生小新和小华一起去超市买文具,没看好就不买了。走到门口就被超市保安拦住,怀疑她们偷东西,提出要搜身,她们俩坚决不让搜,双方争执起来。
(1)保安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2)如果遭到拒绝后保安仍要搜身,这两位中学生应怎么办?
(3)现实生活中侵犯类似权利的行为还有哪些?

材料一:

材料二:我国法律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我们要积极参与政治生活,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
我国法律又规定: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国家的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
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提示:可以从两者的不同点、共同点和相互联系这三个方面回答。)

小明帮妈妈去超市购买汤圆,在选购汤圆时,他把超市的好几袋汤圆的包装袋弄破了,营业员对他的选购行为提出了批评,小明不服气,在和营业员的争吵中,把营业员打伤。当超市领导找到小明时,小明认为:
①作为消费者,我有消费的权利。
②作为消费者,我想怎么消费就怎么消费。
③我这样做是正义的举措。
你将如何说服小明做一个合格的消费者。(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

小明的日记:
悲催的一天
今天真倒霉,早上因为抄作业被老师批评,我气得上课一个字都没听;下午数学考试成绩公布了,我又是最后一名,同桌小刚笑话我,我打了他;放学路上看到一个小偷准备偷东西,我立刻上前制止,但却被身高马大的小偷打了。唉,真是悲催的一天!
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小明一天的经历的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