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已知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为40℃、240℃.某学习小组按照图所示装置去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通过多次实验,他们对燃烧的三个条件始终未能探究全面,你认为他们不能探究到的燃烧条件是 .
(2)“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它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其灭火原理是 .
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证明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时可选择图中的 ( 从A~E中选择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若制得干燥的二氧化碳,还需将气体通过盛有 ( 填药品名称 )的洗气瓶F。
实验探究:
某同学将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和稀硫酸混合,反应完全后(假设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用品】pH试纸、Zn片、氧化铜粉末、稀H 2SO 4、NaOH溶液、BaCl 2溶液.
【假设猜想】猜想一:Na 2SO 4
猜想二:Na 2SO 4、NaHCO 3
猜想三:Na 2SO 4、H 2SO 4
【实验探究】同学们取反应后的溶液用不同方案进行如下实验,请根据现象或结论填空
实验方案 |
A |
B |
C |
D |
实验操作 |
|
|
|
|
实验现象 |
无气泡产生 |
试纸变色,对照比色卡,pH<7 |
|
产生白色沉淀 |
实验结论 |
|
猜想三正确 |
猜想三正确 |
猜想三正确 |
【得出结论】猜想三正确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案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探究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分别是:
①
②
【总结提高】依据所给实验用品,你还有什么不同类方法确认猜想三是正确的.请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
如图,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已知二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用F装置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时,为了尽快观察到实验现象,上瓶装 ,抽去两瓶间的玻璃片,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浓硫酸与木炭反应后气体的成分。
提出猜想
从物质组成元素角度分析,产生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水。
查阅资料
1二氧化硫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二氧化硫可使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而二氧化碳不能,以此检验二氧化硫。
3二氧化硫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而二氧化碳不能。
实验装置
实验记录
序号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I |
|
产物中有水 |
II |
C中品红溶液褪色 |
产物中有二氧化硫 |
III |
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
交流与反思
(1)某同学认为结论 III不合理,原因是 。
(2)通过研究,小组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增加一个装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试剂瓶F.改进后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填字母,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能确定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的实验现象是 。
(3)经进一步确定,浓硫酸和木炭反应后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和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装置C中的错误之处为 ,用改进后的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取用块状石灰石的仪器是 。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选B为反应装置,实验中,同学们发现不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提出应从两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是把发生装置由B改为 (填字母编号)
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