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实验探究氢气遇到氧气发生爆炸的条件:
①甲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      (17)     ;在实验室中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18)      ;利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可以利用下列   (19)   (选填“甲”或“乙”)装置;

②利用丙装置将氢气、氧气混合气体收集起来,可以观察       (20)        数量,通过活塞控制两者气体的比例关系,利用一次性保鲜袋收集混合气体,然后直接点燃保鲜袋。
③实验共四次,实验数据及现象记录在下表: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
1︰2
1︰4
1︰19
1︰39
氢气的体积百分数
33%
20%
5%
3.3%
点燃后现象
爆炸
爆炸
爆炸
保鲜袋燃烧,没有爆炸

由此可见氢气与氧气混合发生爆炸,除要达到燃烧的三个条件外,还和     (21)      有关。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实验室可加热KMnO 4固体制取O 2

①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如A所示,加热一段时间后,某同学发现试管口未放置棉花团,应采取的正确操作:   ,再组装好仪器继续实验.

(3)实验室可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 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字母).

(4)实验室选用C装置制取CO 2的化学方程式: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请计算:

①CO 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②现需收集4 瓶(每瓶0.125L) CO 2气体(实验条件下CO 2的密度为2g•L 1),其质量是   g;

③收集上述CO 2至少需要大理石(含CaCO 38O%)的质量是   g (精确到0.1g).

研究物质的化学反应,可以揭示物质之间转化的规律.

反应一: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请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二: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

(1)根据所给信息,请画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微观示意图.

(2)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 2+O 2 2H 2O,其表示的含义:

表示1:   

表示2:   

表示3: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氢氧化钠的性质时,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没有观察到现象,小组同学对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是否发生反应产生了兴趣,他们又做了如图所示两组实验.

(1)实验一: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装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小组同学认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一位同学提出了质疑,认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不足以证明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   ,得到了小组其他同学的认同.

(2)实验二:小组同学将实验一做了改进,将注射器1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注入拧紧瓶盖的软塑料瓶中振荡,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再将注射器2中的氯化钡溶液注入瓶中,观察到   ,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3)实验结束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又提出了新问题:实验二软塑料瓶内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a.氯化钡溶液呈中性;b.碳酸钡不溶于水.

【设计实验】小组同学继续进行实验,请你补充完整.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①将软塑料瓶中的物质过滤,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不变色

软塑料瓶内溶液中的溶质是   

步骤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向步骤①的试管中滴加稀硫酸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反思】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的是   

如图是实验室用来制取气体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实验室可以用B、D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是   .若改用C做发生装置,优点是   (答一点即可).

(3)实验室用B或C装置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F装置收集氧气,瓶内装满水,气体从   (填"a"或"b")通入..

如图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常见实验,请回答:

(1)A实验造成的后果是   

(2)B实验网罩的作用是   

(3)C实验红磷要足量的原因是   

(4)D实验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