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做完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对反应后反应器内的剩余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他们继续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分析推断】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可以确定剩余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钙。但其中是否含有氯化氢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若剩余溶液显酸性(含有H+),说明含有氯化氢。
【查阅资料】碳酸钙不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实验过程】将剩余的溶液倒入烧杯中,微热后冷却到室温。请设计三种实验方案,用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检验烧杯中的溶液是否含有氯化氢,并根据实验过程完成下表需填写的内容。
|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方案一 |
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2至3滴紫色石蕊试液 |
|
溶液显酸性(含有H+);溶质中有氯化氢。 |
| 方案二 |
|
有气泡产生 |
|
| 方案三 |
|
|
【拓展提高】若要从剩余溶液中得到尽可能多的纯净的氯化钙固体,同学们认为可以向剩余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经____________、蒸发等操作后即可完成。
(2013辽宁沈阳)化学小组同学探究“酸的化学性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部分实验内容。
| 实验过程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 |
①号试管:固体溶解,产生气泡,放热; ②号试管: 。 |
a、金属活动性: 镁 铜(填“>”或“<”) b、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 |
(2)![]() |
③号试管:绿色粉末逐渐溶解,产生气泡,溶液显蓝色。 ④号试管:绿色粉末逐渐溶解,产生气泡,溶液显绿色。 |
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 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 |
【发现问题】碱式碳酸铜与稀硫酸反应形成的CuSO4溶液显蓝色,而与盐酸反应形成的CuCl2溶液显绿色。
【提出问题】同样都含有Cu2+,为什么③号试管中的CuSO4溶液显蓝色,而④号试管中的CuCl2溶液显绿色。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若溶液中Cu2+显蓝色,则SO42+对Cu2+显色无影响,而Cl﹣对Cu2+显色有影响;
猜想二:若溶液中Cu2+显绿色,则 ;
猜想三:…
【实验验证】同学们用下列两种不同方案初步验证猜想一,请你补全实验所需试剂:
方案一:取少量③号试管中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观察到预期实验现象,猜想一正确。
方案二:取少量④号试管中的CuCl2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观察到预期实验现象,猜想一正确。
【评价与反思】同学们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溶液颜色成因复杂,相关知识还有待进一步学习。
初中化学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实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1)A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B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C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只废液缸中,最后发现废液浑浊并显红色。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假设猜想】通过分析上述实验,同学们猜想:废液中除酚酞、碳酸钙及水以外一定含有 。
老师问:废液中还可能有什么物质?引发同学们热烈讨论,下面是大家的发言:
| 学生甲 |
可能有Ca(OH)2、NaOH |
学生丙 |
可能有Ca(OH)2、CaCl2 |
| 学生乙 |
可能有NaOH、Na2CO3 |
学生丁 |
可能有Na2CO3 |
| 学生戊 |
可能有NaOH |
…… |
………… |
【实验验证】同学们对可能含有的物质进行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得到白色沉淀,红色褪去。
【结论】上述滤液中,还含有 ,没有 。
化学小组的同学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实验方案如下:
| 实验装置 |
实验步骤及操作 |
实验现象 |
![]() |
①将注射器1中的溶液推入充有CO2的瓶中 |
气球鼓起 |
| ②向外拉注射器2的活塞 |
无明显现象 |
|
| ③将注射器3中的溶液推入瓶中 |
瓶中液体变浑浊,气球无明显变化 |
|
| ④向外拉注射器2的活塞 |
无明显现象 |
(1)此实验不能证明CO2能和NaOH反应的原因是 。
(2)若仍要用此装置完成实验证明CO2能和NaOH反应,则步骤③注射器3中的溶液应更换为 ,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
(3)步骤③注射器3中的溶液更换后,步骤④中对应的实验现象应为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亚硫酸盐的一些性质和碳酸盐的性质类似,如:Na2SO3(亚硫酸钠)溶液呈碱性,BaSO3(亚硫酸钡)是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工业上常用NaOH来吸收SO2气体。现有吸收SO2一段时间后的NaOH样品,请选用下列试剂:盐酸、稀硫酸、蒸馏水、Ba(OH)2溶液、Ba(NO3)2溶液[已知Ba(NO3)2溶液呈中性〕、pH试纸、石蕊指示剂,仪器自选,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判断该样品中NaOH是否反应完全,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1)取少量吸收SO2一段时间后的NaOH样品,用适量蒸馏水完全溶解;
(2)用试管取少量该样品溶液;
(3)往试管中逐滴加入 ,到 时,停止加入;
(4)后续实验的操作是: ,若观察到 ,则NaOH已完全反应。
对比学习有利于发现事物的共性与个性。为探究酸的性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分析与结论 |
![]() |
醋酸晶体试管内 (1),醋酸溶液试管中镁带表面冒气泡。 |
酸的很多反应通常在水溶液中才能完成。 |
用玻璃棒蘸硫酸在白纸上写字![]() |
(2)(填“浓”或“稀”)硫酸使白纸炭化。 |
即使是同种酸,由于(3) 不同,它们的性质不完全相同。 |
![]() |
两试管中均产生(4) |
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性质,这是因为酸的组成中都含有 (5)(填元素符号)。 |
![]() |
E试管中产生 (6) , F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
不同的酸根会导致酸的“个性”差异。因此,可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盐酸和硫酸。 |
清洗试管时,小乔同学将C、F两试管中的无色液体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废液缸,废液缸中立刻冒气泡并出现白色沉淀。请分析上述现象并回答:
Ⅰ.废液缸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7) 。
Ⅱ.废液缸里最终产生的白色沉淀中一定有硫酸钡,可能有 (8) (填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