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南京市秦淮区第一学期期末试题)下图所示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的条件(夹持固定装置略去)。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1)图1所示的实验中,分别用玻璃棒蘸取酒精和水,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后移开,实验现象如下:
实验用品 |
实验现象 |
蘸有酒精的玻璃棒 |
产生火焰 |
蘸有水的玻璃棒 |
无明显变化 |
此现象能够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图2所示的实验中,a、b处放有少量白磷,c处放有少量红磷。观察到a处白磷燃烧、c处红磷不燃烧,此现象能够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观察到a处白磷燃烧、b处白磷不 燃烧,此现象能够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
(3)相比于教材中的实验装置(图3),图2所示实验装置的优点是 。
如图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些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注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 (填字母序号,下同)作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 装置。
(3)①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 时,装入块状石灰石的操作方法是 ;
②收集 不选用C装置的理由是 。
(4)通常情况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用固体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若用F装置收集氯气,则气体应从图中的 (选填a或b)端进入,收集到的氯气中含有的杂质气体是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如图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X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A装置可以制备 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要除去制得的 气体中混有的杂质,可用饱和 溶液洗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用A、B装置组合制取 。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该反应中 的质量和 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若要对B装置收集的 验满,带火星的木条应置于 端(填“b”或“c”)。
(4)实验室要制取干燥的H2,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 → → 。电解水也可制得H2,装置如图D,收集到氢气的试管是 (填“f”或“g”)。
农场需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为了确保改良效果,需要对库存的熟石灰是否变质进行检测。农场实验室取了一定量的熟石灰样品,对其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熟石灰样品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
猜想二: 和
猜想三:
【资料查阅】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实验步骤与现象】
步骤 |
操作 |
现象 |
1 |
取1g样品于试管中,加入10mL蒸馏水充分振荡 |
得到上层清液和下层固体 |
2 |
向步骤1后的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 |
溶液变红 |
3 |
向步骤2后的试管中逐滴滴加稀盐酸 |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固体物质消失并产生气泡 |
【实验分析】
(1)实验人员根据步骤1认为猜想三正确。其实该结论并不严密,请说明理由 。
(2)解释步骤3有气泡产生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可以知道猜想 正确。
【评价与反思】熟石灰存放时应密封保存。农业上使用库存较久的熟石灰时要检测其成分。
化学兴趣班的同学准备分组进行气体的制取与性质的探究实验,实验员准备了如图仪器,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1)请写出如图中对应字母编号为“e”的仪器名称 。
(2)甲小组的同学准备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得较多量的氧气,同时便于添加液体试剂,应选择如图中的 (选填字母编号)来组成发生装置,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乙小组的同学利用甲小组组装的发生装置制得了二氧化碳气体,并将气体从如图a端通入以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其中1、4为湿润的石蕊棉球,2、3为干燥的石蕊棉球。同学们观察到2、3棉球不变色,1、4棉球变红且4棉球先变红,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某课外化学兴趣小组到华蓥山石林研学旅行,震惊于溶洞内千姿百态的石笋、钟乳石。回校后查阅教材,知道溶洞都分布在石灰岩组成的山洞中。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其反应方程式为: 。当溶有碳酸氢钙的水遇热或压强突然变小时,溶解在水里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重新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
【提出问题】兴趣小组在研究溶洞成因后提出:
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也会发生类似的反应吗?
推测反应方程式为:
【猜想与假设】同学们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会发生反应。
猜想二: 。
【查阅资料】①碳酸氢钠受热会分解产生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②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相互不反应。
【实验方案设计】
第一步:制备检测样品。向盛有 溶液的烧杯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后,通过系列的操作制得了固体,并干燥固体待用。
第二步:将第一步制得的固体加热,以检验固体中是否有碳酸氢钠。
实验装置如图一所示,在加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 。
完成上述操作后,将固体样品放入试管并加热。
【证据和推理】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猜想 成立。请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反思】同学们实验后讨论认为此实验设计不严密,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或许来自碳酸钠分解。于是补充设计了图二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同学们在大试管里放碳酸钠(直接受热),小试管里放碳酸氢钠(间接受热)。一段时间后,出现 (选填下列选项中编号)的现象,则证明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碳酸钠受热不分解。由此推出图一装置产生的二氧化碳来自于碳酸氢钠的分解。
A. |
烧杯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烧杯B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
B. |
烧杯A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烧杯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C. |
烧杯A和烧杯B中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 |
D. |
烧杯A和烧杯B中澄清石灰水均不变浑浊 |
【探究结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会发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