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贵州省黔东南州市】学习了CO2的有关知识后,同学们查阅资料发现Mg能在CO2中燃烧:2Mg+CO2═2MgO+C,所以镁着火不能来CO2来灭火,但没有找到有关Na能否与CO2反应的介绍.于是同学们展开了钠着火能否用CO2来灭火的探究.
【提出猜想】钠能发生类似于CO2与镁的反应,可能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
【实验】将燃着的钠伸入装有CO2的集气瓶中,钠能在集气瓶中继续燃烧.
进一步【查阅资料】得知:
①Na2O是白色固体,能与CO2反应生成Na2CO3,也能与H2O反应生成NaOH.
②Ba(OH)2溶于而BaCO3不溶于水.
③Na2CO3的存在会干扰NaOH的检测.
基于以上资料,同学们认为钠在CO2中燃烧的产物情况有所不同,并对产物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Ⅰ.Na2O、C;Ⅱ _________ 、C;Ⅲ.NaOH、C;Ⅳ.Na2O、Na2CO3、C
通过理论分析,猜想_________ (填序号)肯定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
【验证猜想】
步骤 |
实验操作 |
主要实验现象 |
结论(燃烧产物判断) |
(1) |
将产物溶于适量水中 |
部分溶解,试管底部有黑色固体 |
燃烧产物中肯定有C |
(2) |
取少量(1)所得上层溶液,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 |
_________ |
燃烧产物中肯定有Na2CO3 |
(3) |
取少量(2)所得上层清液,加入_________ 溶液 |
有蓝色沉淀生成 |
燃烧产物中肯定有_________ |
在步骤(2)中BaCl2溶液为什么要加入至过量?其原因是:_________ .
【结论】猜想_________ (填序号)是正确的.
实验室保存有一瓶淡黄色固体药品,标签上的药品名称为“过氧化钠(Na2O2)”,但是已经过了保质期。某化学兴趣小组想知道这瓶固体究竟含有哪些物质。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完成兴趣小组的下列实验报告。
【查阅资料】
Ⅰ.过氧化钠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用在呼吸面具和潜艇中制造氧气。其原理是: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
Ⅱ.常温常压下,O2和CO2的密度分别为1.3g/L、1.8g/L。
【分析猜想】
(1)该小组同学认为,不用做实验,仅由查得的资料和所学知识就可推断该固体一定含有Na2O2.理由是 。
(2)进一步对固体成分提出以下猜想:
Ⅰ.只有Na2O2;Ⅱ.含有Na2O2和Na2CO3两种物质;
Ⅲ.含有 两种物质;Ⅳ.含有 。
【实验操作】
首先按如图连接好装置。用电子秤称取 1.00g 固体样品置于干燥的仪器 X 中,向分液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
(3)仪器X的名称是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蒸馏水加入仪器X中。反应完全后(无固体剩余),注射器内收集到80.0mL气体,说明样品中含有 g Na2O2(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4)更换注射器后,再通过分液漏斗向仪器X 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溶液中出现气泡,最终注射器内收集气体的质量为 0.11g。由此可知,样品中含有 ,该物质的质量为 (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得出结论】
(5)通过以上实验操作得出结论,猜想 是正确的(填序号)。
气体制取是化学实验基本技能之一。
(1)实验室制H2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室用固体制O2的化学方程式是 。
(2)从图中选用4个装置来制取较纯净的CO2气体。①正确的接口顺序从左到右依次为:a接 ;②所选装置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 ,B中盛放的液体是 。
(3)用图中的F装置可以制造十分有趣的“化学喷泉”。将胶头滴管中的NaOH溶液挤进圆底烧瓶时,很快看到长导管顶端产生“喷泉”现象。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将烧瓶内的CO2换成下列四种气体中的 仍可产生“喷泉”现象(填序号)。
A.SO2 B.H2 C.CO D.HCl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往NaOH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时,发现溶液变成红色,可是过了一会儿红色消失,重新恢复为无色。于是该小组在老师指导下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
溶液的红色为什么会变成无色呢?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可能是所用的酚酞溶液变质了。
猜想二:可能是NaOH与空气中的CO2反应了。
猜想三:可能是酚酞与空气中的O2反应了。
猜想四:可能是与NaOH溶液浓度大小有关。
【讨论交流】
小组同学集体讨论后认为猜想一 (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 。
【查阅资料】
对于猜想二,大家认为是错误的。如果是NaOH与空气中的CO2反应了,就会生成Na2CO3•Na2CO3俗称纯碱,查阅资料得知Na2CO3溶液呈碱性,pH约为10~11.9,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且红色不会消失。
【设计并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三,小组同学先往如图装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从b处通入密度比空气大的稀有气体,将试管内的空气排尽。然后通过注射器滴入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过一会儿红色仍然
消失。则猜想三 。(填“正确”或“错误”)
(2)为了验证猜想四,小组同学继续进行实验探究,并得出了实验结论,请你帮助该小组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猜想四是正确的。红色褪去变成无色是因为NaOH溶液浓度过大造成的。 |
【拓展延伸】
小组同学百度“酚酞”得知,酚酞(以H2In表示)其实是一种极弱的酸,遇碱溶液变红的变化可表示为:H2In(无色) In2﹣(红色),据此信息写出H2In遇NaOH溶液变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已知:SiO2不与稀盐酸反应。牙膏中的摩擦剂约占牙膏成分的50%,主要用于增强牙膏对牙齿的摩擦和去污,牙膏摩擦剂一般由CaHPO4、CaCO3、Al(OH)3、Si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牙膏中只有摩擦剂不溶于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几种物质中属于盐的是CaCO3和 (填化学式);Al(OH)3的名称是 。
(2)已知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CaCO3、Al(OH)3和SiO2中的一种或两种,将适量的牙膏溶于水,静置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没有观察到气泡,且有不溶物,则该牙膏中一定不含 ,一定含 。
(3)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略去)测定另一品牌牙膏中碳酸钙的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B中仪器X的名称是 。
②装置A中滴加盐酸反应完全后,打开活塞K缓缓通入N2,其作用是 。
③准确称取5.0g牙膏样品进行实验,测得B中沉淀质量为1.2g。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已知Na2SO4溶液pH=7.亚硫酸钠(Na2SO3)是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实验小组对其性质进行如下探究:
(1)取1.0g亚硫酸钠固体于试管中,加入滴有酚酞的蒸馏水10mL,振荡。观察到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红。据此现象你能得出亚硫酸钠的性质有 、 。将溶液分成两份。
(2)①取一份溶液滴加BaCl2溶液,观察到白色沉淀,该反应类型是 ,再滴加盐酸,沉淀溶解,并产生刺激味SO2,写出沉淀溶解的化学方程式 。
②取另一份溶液通入足量空气,观察到红色逐渐消失。小组猜想红色消失的原因可能是Na2SO3与O2发生了化合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请设计实验证明: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 ,观察到 ,则猜想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