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抚州)很多同学都喜欢玩橡皮泥,是因为橡皮泥容易捏成各种形状,小萍和小琴想知道橡皮泥的密度到底有多大,她们决定去实验室测一下.实验室老师给她们提供了以下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量杯、水等.
(1)小萍的方案: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量橡皮泥的密度
实验原理:
主要实验步骤:
①用已调好的天平测出一块大小合适的橡皮泥的质量m(如图甲所示);
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0=18cm3
③将橡皮泥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水面所对应的刻度V;(如图乙所示)
④计算出橡皮泥的体积V;
⑤算出橡皮泥的密度ρ.
请将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

橡皮泥的质量
m/g
水的体积
V0/cm3
橡皮泥和水的总体积V1/cm3
橡皮泥的体积
V/cm3
橡皮泥的密度
ρ/g•cm﹣3
 
18
 
 
 

(2)小琴认为:不用天平,只用量杯(如图丙)和水也可以测出橡皮泥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适量水倒入量杯.读出水的体积为v2
②将橡皮泥捏成船形,放入量杯,使其漂浮在水面,读出水面所对应的刻度为V3,计算橡皮泥的质量m=  ;(水的密度用表示)
③取出橡皮泥.将它捏成实心体.放入量杯.使它沉人水中.读出水面所对应的刻度为v4.算出橡皮泥的体积V;
④计算橡皮泥的密度.
(3)请你仔细观察图中的量筒和量杯,发现了什么?  .由此判断,谁的测量结果误差更大些?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干湿球湿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在使用时,其中一个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因为水在蒸发时要吸热,所以这个温度计的读数要比另一个温度计读数低。某天干球温度计的读数是25℃,湿球温度计的读数是22℃, 则:
(1)由下表可知,该天空气的相对湿度为______。
(2)在相同室温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值越大,就表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填“越少”或“越多”)。

小林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串联电路特点,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1较亮,灯L2较暗.他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灯L1、灯L2,电流逐渐变小,所以灯L1较亮,灯L2较暗.小欢认为小林的解释是错误的,她只利用图18中的器材设计了一个实验,并根据实验现象说明小林的解释是错误的.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在右侧虚线框中,画出小欢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2)根据实验现象简要说明小林的解释是错误的.

如图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

(1)电流表应(选填“串联”或“并联”)在被测电路中.若要测量干路电流,则电流表应接在甲图中的点,且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在预先不能知道电流的大小时要用法来选择量程合适的电流表。
(2)小明同学在测量A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A。
(3)下表是小亮同学在实验中用两盏规格相同的小灯泡,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各支路的电流相等.请指出小亮的探究过程的两点不妥之处:

A点电流IA
B点电流IB
C点电流IC
0.16A
0.16A
0.32A


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选填“长”或“短”)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实验表明,________(选填“水”或“食用油”)吸热的能力更强。

在探究海波和石蜡熔化规律时,小强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海波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56
石蜡的温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59


(1)在海波和石蜡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
(2)该晶体的熔点是℃;
(3)当该晶体的温度为42℃时,它处于态。(选填“固”或“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