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随州)由于铭牌脱落,某同学想知道绕在滑动变阻器绝缘管上电阻丝的电阻(Rx)为多大(已知不超过30Ω),甲图是他设计的测量电路.RN是变阻箱(电阻可调同时又能读取其阻值),电源采用12V稳压直流电源.
(1)乙图是用来实物连线的,请完成剩余部分的连线.
(2)该同学用三次测量求平均的方法确定Rx的大小,请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处理)表.
(3)若在第二次测量中,RN调整到R2=60Ω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丙,其读数是 ,则这次测出的Rx的值Rx2= .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上/下)调整。
(2)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将烛焰放在距离凸透镜25cm处,调节光屏可得到倒立、_____(放大/缩小/等大)的 (实像/虚像)。
(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蜡烛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应将光屏_____(远离/靠近)透镜,光屏上的像_____(变大/变小/不变).
在进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如下图所示,平面镜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硬纸板,F可绕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光线AO沿E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此时∠BON_________∠AON,若将AO向ON靠近,OB________ON(选填“靠近”或“远离”).
(2)如图乙,把F向后折叠,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光线沿BO入射,则光线经镜面后沿OA射出,这说明了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的.
小花同学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按如下实验步骤进行的:
a.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蜡烛竖放在直尺上的A处,点燃蜡烛后,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
b.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B处,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c.将另一支完全一样的蜡烛点燃放到像的位置B处,观察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d.根据直尺的刻度测算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请你针对小花同学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小花同学选用玻璃板的目的是 ;
(2)选取两段完全一样的蜡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光屏能否接收到蜡烛A 的焰的像,答: (填“能”或“不能”),这说明 ;
(4)小花同学的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指出来.
小明进行“观察水的沸腾”时在一大烧杯中装入较多的水,如图所示。
(1)该实验装置在安装时的科学合理顺序是:先调整固定______ 的位置(填“A”或“B”)。
(2)在实验中小明发现,当水的温度上升到76℃时,虽然不断给水加热,但温度计系数几乎不变,水中没有大量气泡产生,此时烧杯中的水______沸腾(填“已经”或“没有”)。你判断的依据是 。
(3)调整部分器材后,重新实验,得到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
0 |
0.5 |
1 |
1.5 |
2 |
2.5 |
3 |
3.5 |
4 |
4.5 |
5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8 |
99 |
99 |
99 |
99 |
99 |
第5分钟小明忘记记录数据,此时水的温度应为______℃,判断的依据是 。
(4)请在坐标系中完成水的沸腾图像。
(5)要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你打算采取的措施是 (说出一个即可).
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
(1)从图象中得到晶体的液态物质在凝固时的温度将_____。(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
(2)盐水的凝固点为_______℃。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_______了(选填“高”或“低”)。
(3)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______(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