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测量一个阻值约为几百欧的电阻Rx,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电源(电压为3V),学生用电流表(量程为0~0.6A、0~3A)、学生用电压表(量程为0~3V、0~15V)、滑动变阻器R1(100Ω 2A)和电阻箱R2(0~9999Ω 5A 电路符号为 )各一个,开关、导线若干.
(1)小明用图甲所示电路测量该电阻.连好电路,检查无误,按照规范,他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滑至最 (左/右)端.闭合开关,小明发现电压表示数为2V,电流表示数几乎不偏转,逐渐减小滑动变阻器的接入电阻至最小,观察到电压表示数变大,但电流表的指针几乎不变,其原因是 .按小明所选的器材 (能/不能)测出该电阻的值.
(2)请你帮助小明在所提供的器材中选择合适的器材,在图乙所示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标明器材的符号及电表的量程),测出该电阻的值.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在杠杆上挂钩码前,杠杆静止在甲图中的位置,为使杠杆水平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 调节。将杠杆调节水平平衡的目的是避免 对实验的影响和便于 。
(2)乙图中杠杆恰好处于水平平衡,若在 处下方再挂一个相同钩码,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则需将挂在 处的钩码向右移动 格。
(3)若取掉乙图中挂在 处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钩在 处对杠杆施拉力,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且弹簧测力计示数最小,则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拉力方向是 。
(4)此实验多次改变挂在支点 两边钩码的质量和悬挂位置,收集杠杆平衡时多组动力,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的数据,其目的是 (选填“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 。
如图甲所示,木块长度是 ,如图乙所示,电压表的示数是 .用天平测物体质量,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天平右盘内所放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天平左盘中被测物体质量是 。
在测量标准电压为 的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恒为 。
(1)小明连接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准备闭合开关时,发现有接线错误。请你按要求在图将需改错的导线画“ “,并补画出正确的导线。
要求:闭合开关后,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增大。
(2)电路完善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 ,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 .额定功率为 .(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3)在提供的滑动变阻器中,分别有规格为 、 、 ,则应选择 (选填“ “ ”或“ “ 。
(4)小明同学多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如图丙所示的图象,通过图象可以发现灯丝的电阻是变化的,这一现象表明: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 (选填:“增大”、“不变”、“减小” 。
在学习摩擦力时,小强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
.接触面所受的压力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他通过如图所示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1)如图甲,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的滑动摩擦力
(2)如图乙,在木块上加一砝码,从而改变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测出此情况下的滑动摩擦力。
(3)如图丙,在木板上铺上毛巾,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的粗糙程度,保持木块上的砝码不变,测出此情况下的滑动摩擦力。
实验次数 |
接触面 |
压力 |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
1 |
木板面 |
|
|
2 |
木板面 |
|
|
3 |
毛巾面 |
|
|
①在以上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 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在第1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为 ;若拉力增大到 ,木块做加速运动时,滑动摩擦力为
②比较第1、2次实验得出结论:
③比较第2、3次实验得出结论: 。
④如图丁所示,小强还利用以上实验器材来研究木块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他水平拉动木板向右加速运动的过程中,木块相对地面保持静止,木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大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方向是 。
如图甲,是张勇实验小组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的电路图,电源电压恒为 .电压表、电流表无损坏,有阻值为 、 、 、 、 定值电阻5个。
(1)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完成图乙的实物图。
(2)实验过程中,需要改变定值电阻,观察电流的变化,为了科学地得出实验结论,当每次更换电阻后,都要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此时眼睛应注意观察 (选填序号)。
.变阻器滑片 .电压表 .电流表 .电源
(3)某次实验,更换电阻 ,合上开关后,电压表示数为0,电流表示数正常,其原因可能是 。
(4)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将5次实验数据描绘在图丙中。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 (选填序号)。
.电流 .电压 .电阻 .电功率
(5)实验中,他们选择下列哪个滑动变阻器最合适 (选填序号)。
. . . .
(6)请你用平滑曲线将图丙中5个点连接起来,观察图象你可以得出实验结论:当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