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历史学家说:“在1870年以后大约40年里,并非仅仅在欧洲人看来,欧洲实际上确实算是在世界上快速扩张的现代文明的中心。”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 B.资本输出
C.工业革命 D.文化传播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白银、非洲的劳动力、中国的丝绸茶叶以欧洲为中转站形成“大三角贸易”,中国成为当时经济贸易中心区域之一,也是货币财富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但一切优势均未能荡涤旧的基础实现社会转折,其中最为主要的政治因素是

A.“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束缚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对旧经济秩序强大的维护功能
C.“闭关锁国”政策压制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D.牢固的自然经济结构阻碍了传统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
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④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诗经·小雅·北山》中有这样的记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大田》中有这样的记载:“有苗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上述材料中出现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

A.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B.青铜器的制造
C.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使用 D.水利工程的兴修

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

A.建立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 B.具有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
C.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截然分开 D.“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

“谁不知道,教会领导下的欧洲,一切学问和知识也都发达!因为谁是最渊博的哲学家、最流行的演说家、最伟大的文学家,还不是那班人说了算!”这一段话最早可能出自何人之口( )

A.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家 B.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者
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 D.宗教改革时代的新教教士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