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黑龙江绥化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矩形AOBC的顶点C的坐标是(2,4),动点P从点A出发,沿线段AO向终点O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B出发,沿线段BC向终点C运动.点P、Q的运动速度均为1个单位,运动时间为t秒.过点P作PE⊥AO交AB于点E.
(1)求直线AB的解析式;
(2)设△PEQ的面积为S,求S与t时间的函数关系,并指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3)在动点P、Q运动的过程中,点H是矩形AOBC内(包括边界)一点,且以B、Q、E、H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直接写出t值和与其对应的点H的坐标.
已知一次函数y1=x+b(b为常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k为常数,k≠0)的图象相交于点P(3,1).
(1)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
(2)当x>3时,试判断y1与y2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如下图,在梯形OABC中,OC∥AB,OA=CB,点O为坐标原点,且A(2,-3),C(0,2).
(1)求过点B的双曲线的解析式.
(2)若将等腰梯形OABC向右平移5个单位,问:平移后的点C是否落在(1)中的双曲线上?并简述理由.
如下图,已知直线y=-x+3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P(2,1),求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
如下图,已知反比例函数(k≠0)的图象经过点(
,8),直线y=-x+b经过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Q(4,m),求反比例函数和直线的解析式.
已知y与x成反比例,当x=2时,y=3.
(1)求函数解析式;
(2)当时,求y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