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Ⅰ)六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R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X
Y
Z
M
R
 
W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比较Z、W的简单氢化物沸点高低并说明原因          
(3)W和Y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4,其中Y的质量分数约为30%。则化合物甲的化学式为            
(Ⅱ)聚合硫酸铁简称聚铁[Fe2(OH)n(SO4(3-0.5n)]m(n>2,m≤10),是一种高效的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净水剂。实验室利用硫酸亚铁制取聚合硫酸铁的主要流程如下:

(4)FeSO4溶液显弱酸性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加入浓硫酸调节pH的作用是:①      ;②       
(6)写出用上述流程得到某聚铁[Fe2(OH)4SO4]4的化学方程式
(7)测定聚铁中含铁量的方法为把聚铁溶于过量酸中,先用过量的SnCl2将Fe3+还原成Fe2+,再加入HgCl2溶液除去过量的SnCl2,然后用标准的K2Cr2O7溶液(先加入几滴试亚铁灵指示剂)滴定溶液中的Fe2+。此过程发生的部分反应为:
Sn2++2Hg2++8Cl- = Hg2Cl2↓+SnCl62-
Cr2O72-+14H++6Fe2+ = 2Cr3++6Fe3++7H2O
①用HgCl2除去过量的SnCl2的目的是        
②称取聚铁质量为10.00 g配成100.0 mL溶液,取出20.00 mL,经上述方法处理后,用0.1000 mol·L-1 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K2Cr2O7标准溶液12.80 mL。则聚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科目 化学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水的电离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 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自来水消毒和工业上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过程中,亚氯酸钠(NaClO2)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图是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①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
NaClO2·3H2O;
②常温下,Ksp(FeS)=6.3×10-18;Ksp(CuS)=6.3×10-28;Ksp(PbS)=2.4 ×10-28
(1)反应I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从滤液中得到NaClO2·3H2O晶体的所需操作依次是(填写序号)。
a.蒸馏 b.蒸发浓缩 c.过滤 d.冷却结晶 e.灼烧
(3)印染工业常用亚氯酸钠(NaClO2)漂白织物,漂白织物时真正起作用的是HClO2。下表是25℃时HClO2及几种常见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弱酸
HClO2
HF
H2CO3
H2S
Ka/mol·L-1
1×10-2
6.3×10-4
K1=4.30×10-7
K2=5.60×10-11
K1=9.1×10-8
K2=l.1×10-12

①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ClO2、NaF、NaHCO3、Na2S四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化学式表示);体积相等,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F、NaClO2两溶液中所含阴阳离子总数的大小关系为:(填“前者大”“相等”或“后者大”)。
②Na2S是常用的沉淀剂。某工业污水中含有等浓度的Cu2+、Fe2+、Pb2+离子,滴加Na2S溶液后首先析出的沉淀是;常温下,当最后一种离子沉淀完全时(该离子浓度为10-5mol·L-1)此时体系中的S2-的浓度为
(4)Ⅲ装置中生成气体a的电极反应式,若生成气体a的体积为1.12L(标准状况),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实验室采用MgCl2、AlCl3的混合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制备MgAl2O4,主要流程如下

(1)为使Mg2+、Al3+同时生成沉淀,应先向沉淀反应器中加入(填“A”“B”或),再滴加另一反应物。制备MgAl2O4过程中,高温焙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如下图所示,过滤操作中的一处错误是
(3)判断流程中沉淀是否洗净所用的试剂是,高温焙烧时,用于盛放固体的仪器名称是
(4)无水AlCl3(183℃升华)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实验室可用下列装置制备。装置B中盛放饱和NaCl溶液,该装置的主要作用是,F中试剂的作用是。用一件仪器装填适当试剂后也可起到F和G的作用,所装填的试剂为

硫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1)已知25℃时:
SO2(g)+2CO(g)=2CO2(g)+1/xSx(s)△H=akJ/mol
2COS(g)+SO2(g)=2CO2(g)+3/xSx(s)△H=bkJ/mol。
则COS(g)生成CO(g)与Sx(s)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雄黄(As4S4)和雌黄(As2S3)是提取砷的主要矿物原料。已知As2S3和HNO3有如下反应:
As2S3+10H++ 10NO3=2H3AsO4+3S+10NO2↑+ 2H2O,当生成H3AsO4的物质的量
为0.6 mol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3)向等物质的量浓度Na2S、NaOH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其中H2S、HS、S2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滴加盐酸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忽略滴加过程H2S气体的逸出)。
①B表示
②滴加过程中,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填字母)。
a.c(Na+)= c(H2S)+c(HS)+2c(S2)
b.2c(Na+)=c(H2S)+c(HS)+c(S2)
c.c(Na+)=3[c(H2S)+c(HS)+c(S2)]
③NaHS溶液呈碱性,当滴加盐酸至M点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4)工业上用硫碘开路循环联产氢气和硫酸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① 写出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 电渗析装置如右图所示,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该装置中发生的总反应的化学

用菱锰矿(MnCO3)常含有Fe2O3、FeO、HgCO3·2HgO等杂质,工业常用菱锰矿制取锰,工艺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粗液1中加入的水最后需要方法才能达到技术要求。
(2)流程中用的空气是用膜分离法制备的富氧空气,该方法的原理是
(3)净化剂主要成分为(NH4)2S,粗液2中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说明电解液循环的原因
(5)写出铝热法炼锰的化学方程式

已知: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氨基乙酸钠(H2N—CH2—COONa)即可得到配合物A。其结构如右图:
(1)Cu元素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2)1mol氨基乙酸钠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
(3)氨基乙酸钠分解产物之一为二氧化碳,写出二氧化碳的一种等电子体(写化学式)。已知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不大,却易溶于二硫化碳,请解释原因
(4)硫酸根离子的空间构型为;已知:硫酸铜灼烧可以生成一种红色晶体,其结构如右图,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