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书谢御史 吴敏树
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有宠奴常乘珅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曳下奴,笞之。奴曰:“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②奴,遂焚烧其车。曰:“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①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
【注】①九衢:四通八达的道路。②笞:竹板。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莫敢诘( ) ②先生为御史( )
③笞之( ) ④先生益大怒( )下列加点的“之”与“巡城遇之”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至之市 |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C.跪而拾之以归 | D.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
翻译下面的句子。
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
11.这段文字主要表现了谢御史的什么品格?
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
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 |
B.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宜:应当 |
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简单 |
D.悉以咨之咨:询问 |
下面语句中加点的“之”与其他三句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B.以塞忠谏之路也。 |
C.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
D.愿陛下亲之信之。 |
选文中诸葛亮提出了三条建议,下面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广开言路 | B.赏罚严明 |
C.妄自菲薄 | D.亲贤远佞 |
阅读《岳阳楼记》,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2分,每小题3分)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A.薄暮冥冥薄:迫近或异二者之为为:行为 |
B.不以物喜以:认为把酒临风把:持,执,端着 |
C.百废具兴具:通"俱",全,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居:居住 |
D.春和景明景:日光吾谁与归归:归依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下面对本文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作者先写岳阳楼的雄伟景观,再借景抒发不同的览物之情,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
B.“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C.选文中的“乐”与《醉翁亭记》中的“乐”相同,都是追求与民同乐的理想境界。 |
D.选文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由景抒情,由情入议。句式骈散结合,行文富于变化。 |
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今天,我们该如何看待作者这种"先忧后乐"的思想?
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齐威王召即墨①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②,人民给③,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④。
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⑤。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⑥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⑦,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注释】①即墨:古地名。②辟:开垦。③给:富裕 ④万家:这里指一万户的俸禄。⑤馁(něi):饥饿。⑥烹:煮。古代的一种酷刑。⑦饰诈:掩饰,欺诈。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遗:遗留 |
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感激 |
C.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是:表判断 |
D.誉言日至誉:名誉 |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于”与例句中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A.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 B.躬耕于南阳 |
C.胡不见我于王 |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下面对齐威王的评价,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齐威王实事求是,当听到近臣对两位大夫一毁一誉,他没有被迷惑,亲自派人了解真相。 |
B.齐威王赏罚分明,了解真相后,他封赏即墨大夫,处死阿地大夫。 |
C.齐威王从严治国,群臣才不敢弄虚作假,人人都恪尽职守,齐国强大起来。 |
D.齐威王意气用事,处死阿地大夫后,连带处死了受贿替阿地大夫说好话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