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封“致中央常委信”函中,有这样内容:“常蔚:我与平兄已于十九日到港,二十日开会报告一次。此间完全接受紧急会议之决策,并决定暴动计划……蒋系人物均已离粤……贺、叶军队之有口口口十九日已抵兴宁,但未证实。雷(署名);八月二十二日。”对此信解读正确的是
A.此信写于“北伐战争”时期 |
B.“贺、叶军队”指南昌起义中革命军 |
C.“暴动”基于“工农武装割据” |
D.“紧急会议”指长征途中“遵义会议” |
《资政新篇》的提出说明
A.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 |
B.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对农民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C.当时的农民阶级要求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
D.近代农民领袖能够接受资本主义性质的主张 |
法国拿破仑时期颁布的《民法典》是以罗马法为蓝本的。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法国的《人权宣言》等,都以罗马法学说为理论基础。这些史实最能说明罗马法
A.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 | B.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
C.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 D.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 |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A.汉朝——举孝廉 |
B.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
C.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
D.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但不利于中央集权 |
有人认为,丞相制度最好的时代是唐代。这主要是因为
A.三省分权,相互牵制 | B.任命一人当宰相,避免纷争 |
C.内阁辅佐皇帝参与国家大事 | D.设立军机处掌管军国大事 |
秦朝统一中国后便征用大量的劳动力建造了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以及阿房宫。秦朝能够完成这一工程是基于
A.小农经济的兴盛 B.秦始皇的正确决策 C工匠水平的高超 D.中央集权制的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