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原创】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清政府于1901年到1905年实行“新政”。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诸多方面。但“新政”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交困的局面,反而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清末“新政”就是一场骗局。本着对历史事件客观、公正的评价,以下对清末“新政”的认识和评价,体现唯物史观,而且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清末“新政”在本质上仍属于清政府加固专制腐朽统治的措施
B.根本上是为专制统治服务,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C.是学习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文明的举措,大大推进了中国近代化
D.毕竟是清政府比较务实的变革,不应以传统的眼光看待“新政”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指出,“没有一种文明可以毫不流动地存续下来:所有文明都通过贸易和外来者的激励作用得到了丰富。”以下历史现象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北朝时期均田制的出现 B.隋唐科举制度的建立
C.徽汉合流和京剧的形成 D.晚清新思潮的萌发

下列词句①休养生息 ②杯酒释兵权 ③犯颜直谏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⑤“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可以作为萧何、魏征、赵普、范仲淹、王安石等五位中国古代宰相小传的关键词句.对应的排序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⑤④ C.①③②④⑤ D.③①④②⑤

穆罕默德·阿里统治时期,工业发展的重点是( )

A.民族工业 B.官办工业 C.纺织工业 D.军事工业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圉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一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 )

A.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B.寻找甲午中日战争日胜中败的原因
C.批评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富强
D.比较中日近代化道路的异同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不包括 ( )

A.平城地处偏僻,自然环境差 B.少数民族柔然威胁北魏政权
C.创造征伐南齐的有利条件 D.洛阳地区农业文明发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