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以下对题干材料的相关认识和理解,不能够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
A.作者基本上看到了中国古代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相关成就 |
B.“商业革命”没有产生深远影响,根源在于自然经济形态 |
C.可以看出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纸币相继出现 |
D.“商业革命”的影响有限,没有能够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变 |
某同学为进行研究性学习收集了一则材料:民国某年1月至8月,1美元同当时中国货币的兑换比价从17.8万元上升至1108.8万元。据此可推断
A.该现象发生在国民政府开展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 |
B.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升值 |
C.该现象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D.材料反映的现象严重失实,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 |
图是一幅题为《重点攻势》的漫画,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A.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
B.使我军逐步掌握了战略主动权 |
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
D.推翻了蒋家王朝的反动统治 |
1897年,安徽巡抚邓华熙上奏朝廷,创办“求是学堂”,推行新式教育,培养“既通西学,又切时务”的人才,促成了安徽教育的变革。据此判断,当时该学堂
A.宣告了安徽文人苦读经书以求仕途道路的封闭 |
B.培养了近代人才,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
C.传播了西学,加快了安徽近代化的进程 |
D.致力于传播民主革命思想 |
2010年9月为纪念某历史人物,《光明日报》评论:“在全面批判君主专制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社会改革理想,……特别是他破天荒第一次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重要政治命题。”他是
A.李贽 | B.黄宗羲 | C.顾炎武 | D.王夫之 |
明代冯梦龙有诗感叹说:“春秋篡弑叹纷然,宋鲁杀君只隔年。列国若能辞贿赂,乱臣贼子岂安眠!”材料反映的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赫赤宗周,褒姒灭之” | B.“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
C.“王室衰微,群雄逐鹿” | D.“公田不治”,“私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