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8分)下表中有甲、乙两组物质,可用编号回答下列问题:
| 甲 组 |
(A)C6H5OH (B)CH3COOCH3 (C)CH3=CHCOOH (D)CH3CH2Br |
| 乙 组 |
①溴水 ②FeCl3溶液 ③NaOH溶液 ④HCHO溶液 |
(1)甲组中B只能和乙组中 发生反应。
(2)甲组中 和乙组中②可以发生显色反应,此反应可用于两种物质的相互检验。
(3)甲组中 能与乙组中所有物质发生反应。
(4)乙组中①能与甲组中 发生取代反应, 发生加成反应。
(5)甲组中的一种物质和乙组中的一种物质可以发生缩聚反应生成一种粉红色线型高分子化合物,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
(8分)由以下一些微粒:136C、3919K、4020Ca、126C、147N、4018Ar
其中:(1)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2)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
(3)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的是和、和。
(8分)原子序数11-17的元素,自Na到Cl,电子层数相同,
(1)最外层电子数从增加到,随着核电荷数依次递增;
(2)原子半径依次(填“增大”或“减小”),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填“增强”或“减弱”,下同);
(3)失电子能力逐渐,得电子能力逐渐,因此,金属性逐渐,非金属性逐渐。
下图为喷泉实验装置图。
(1)若大烧瓶内充入的为干燥NH3,要使喷泉形成表中的各种颜色,请写出A溶液里溶质(如能用有关离子表示,请写出离子符号)的名称或离子符号。
| 实验编号 |
A溶液颜色 |
B溶液颜色 |
A溶液中溶质 |
| ① |
无色 |
红色 |
|
| ② |
黄色 |
红褐色浑浊 |
|
| ③ |
紫色 |
蓝色 |
|
| ④ |
无色 |
乳白色浑浊 |
(2)分析实验①中B溶液变红色的原因(结合方程式说明)______________。
实验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里通常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2 + 4HCl(浓)
MnCl2 + Cl2↑+ 2H2O
(1)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如有1 mol Cl2生成,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是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mol;
(2)将制得氯气通入冷的消石灰[Ca(OH)2]中即可制得漂白粉,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在某温度下,将Cl2通入浓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含有ClO-与ClO3-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混合液,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进行有关氯气的性质实验时,需2.24 L的氯气(标准状况),理论上需要MnO2固体的质量为
g。(浓盐酸足量)
(4)前段时间,报纸报道了多起卫生间清洗时,因混合使用“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与“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发生氯气中毒的事件。试根据你的化学知识分析,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位置关系如图所示
(1)X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它形成单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3)Z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写出Z单质与铁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