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展开对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的研究。
实验Ⅰ:制取NaClO2晶体
已知:NaClO2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38℃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2•3H2O,高于38℃时析出晶体的是NaClO2,高于60℃时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Ba(ClO)2可溶于水。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装置①的作用是                     装置③的作用是                     
(2)装置②中产生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                        
(3)从装置④反应后的溶液获得晶体NaClO2的操作步骤为:
①减压,55℃蒸发结晶;②趁热过滤;③           ;④低于60℃干燥,得到成品。
(4)设计实验检验所得NaClO2晶体是否含有杂质Na2SO4,操作与现象是:取少量晶体溶于蒸馏水,                                                     
实验Ⅱ:测定某亚氯酸钠样品的纯度。
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①准确称取所得亚氯酸钠样品m g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碘化钾晶体,再滴入适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已知:ClO2+ 4I+4H+ =2H2O+2I2+Cl)。将所得混合液配成100mL待测溶液。
②移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用c mol•L-1 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滴定终点。重复2次,测得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的平均值为V mL(已知:I2 +2S2O32=2I+S4O62)。
(5)滴定中使用的指示剂是      ,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                
(6)样品中NaClO2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m、c、V的代数式表示,式量:NaClO2  90.5)。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化学小组利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氯气,并利用氯气进行有关的探究实验,制取氯气的装置如图I和Ⅱ。
 
(1)制取氯气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装置Ⅱ中小试管的作用为
(3)装置I与装置Ⅱ比较,装置I的主要优点为:
(4)将生成的氯气通入水中,可制得氯水,氯水见光易分解生成气体。
(5)氯气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对于使红色布条褪色的物质,同学们的看法不一致,认为氯水中存在的几种粒子都有可能,请利用中学实验室常见试剂,设计实验,得出正确结论。

提出问题
收集资料
提出假设
验证假设
得出结论
氯水中何种物质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
①Cl2有强氧化性
②Cl2与冷水反应生成盐酸和HClO
③HClO有强氧化性

②盐酸使布条褪色。

④H2O使布条褪色
验证假设①:把红色干布条放入充Cl2的集气瓶,布条不褪色;
验证假设②:
验证假设④:把红色布条放在水里,布条不褪色。
使红色布条褪色的物质是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是一个重要的定量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要配制浓度约为2 mol·L1的NaOH溶液100mL,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8gNaOH固体,放入250mL烧杯中,用量筒量取100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
B.称取8gNaOH固体,放入100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C.称取8gNaOH固体,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水至刻度线WWW.K**S*858$$U.COM,盖好瓶塞,反复摇匀
D.用100mL量筒称取40mL 5mol·L1的NaOH溶液,倒入250mL烧杯中,再用同一量筒量取60mL蒸馏水,不断搅拌下,慢慢倒入烧杯中
(2)下列操作使配制的BaCl2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A.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B.选用的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C.有少量洗涤液未能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D.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又加水至刻度线
(3)某实验中需要2mol·L1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为,称取固体Na2CO3的质量为

下列实验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

A.乙醇中含有少量水可加入生石灰再蒸馏制得无水乙醇
B.将无水乙醇和浓硫酸按体积比1∶3混合,加热至140℃制取乙烯
C.为证明溴乙烷分子中溴元素的存在,可向溴乙烷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加入稀硝酸至溶液呈酸性,加入AgNO3溶液,看是否有淡黄色沉淀
D.向碘水中加入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E.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与电石制备乙炔,目的是为了减缓反应速率
F.将乙烯分别通入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中均褪色,褪色原理相同

下图是实验室用来验证乙烯与氢气反应产物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湖北

(1)方框内装置用来制取乙烯,现有下列仪器及用品:①碎瓷片②石棉网和铁架台③圆底烧瓶④温度计(量程100℃)⑤温度计(量程200℃)⑥酒精灯⑦单孔塞⑧双孔塞⑨导管。
其中不需用的仪器及用品有(填序号)湖北
(2)写出制乙烯化学方程式:

(3)碱石灰的作用是:
(4)溴水的作用是:
(5)出现什么现象可说明生成了乙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测定手段越来越多,测定的精度也越来越高。现有一种简单可行的测定方法,具体步骤为:
①将NaCl固体研细、干燥后,准确称取m g NaCl固体并转移到定容仪器A中。
②用滴定管向A仪器中加苯,不断振荡,继续加苯到A仪器的刻度,计算出NaCl固体的体积为V cm3
(1)步骤①中仪器A最好使用(填序号)。

A.量筒 B.烧杯 C.容量瓶 D.试管

(2)步骤②中是用滴定管,能否用水代替苯,理由是

(3)已知NaCl晶体中,靠得最近的Na+、Cl间的距离为a cm(如上图),则用上述方法测得的阿佛加德常数NA的表达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