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在《谈历史与人生》中认为“儒道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不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的人生路途,而且悲歌慷慨与愤世嫉俗,‘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及其艺术理念。”下列最能体现作者观点的是
| A.极力盛赞儒家文化对塑建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
| B.崇尚道家自然本真,注重个人内在精神境界的升华及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
| C.儒道两家的文化有独特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但扬儒抑道 |
| D.认为儒道两家的文化离异而对立,但又相互补充而协调 |
作为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教育家,孔子为教育的推广作出了巨大贡献,主要是因为
| A.“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 |
| B.“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 |
| C.“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
| D.“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
下列对文成公主入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加强了唐对吐蕃的管辖
②促进了吐蕃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③唐与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
④松赞干布归附唐朝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秦始皇创立了皇帝制度,自称始皇帝,该称谓最早出现于
| A.公元前2世纪初期 | B.公元前2世纪晚期 |
| C.公元前3世纪初期 | D.公元前3世纪晚期 |
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涨”,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 A.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
| B.随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应调整 |
| C.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 |
| D.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 |
西方有经济学家专门研究过裙子与经济的关系。叫做“裙子经济”,结论是: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也就是说,裙子越长,经济就越落后;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越发展。以19世纪中期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曳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这一转变充分说明了
| A.工业革命完成,妇女角色改变 | 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 |
| C.科学技术发展,妇女思想解放 | D.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故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