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叶圣陶写道,“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已经七十多岁了。……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由该材料我们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①中国近代的自然经济完全瓦解
②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异常顽强
③外国列强对中国展开了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④该现象最早可能发生在东南沿海的通商口岸附近地区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③④ |
公元1500年左右,欧洲出版了大约4万册图书,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求知欲。此种情形直接得益于
| A.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 |
| B.新教翻译出版圣经的需求 |
| C.人文学者传播古典文明的需要 |
| D.大学发展对图书需求量的增加 |
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表明他主张
| A.以法治保护宗教自由 | B.以契约的保障个人自由 |
| C.废除封建财产私有制 | D.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
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有段议论:“我们人类是天生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的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的人才当得起一个‘贵’字,否则就只能算是‘贱’”。这段议论
| A.否定教会的作用 | B.矛头直指封建等级制度 |
| C.肯定知识的作用 | D.宣扬了等级制度 |
“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表明苏格拉底
| A.探讨人类社会,开创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
| B.强调生命的伟大意义、决定作用 |
| C.追求美德、教化人民、改善人类的灵魂 |
| D.主张不断认识自我,追求生命真谛 |
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怪兽。它有一个谜语,询问过路的人,谜面是“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许多人因回答不出来被它吃掉。最终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给出了正确的谜底—-“人”。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叫一了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怎样的哲学思想?
| A.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 | B.尊重自然规律 |
| C.强调认识世界的主宰 | D.渴望征服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