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正是我们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我们居于领导地位的共产党‘必须全力抓住的环节’,否则就‘建不成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据此苏维埃俄国决定
| A.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 |
| B.推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市场发挥客观作用 |
| C.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
| D.全力发展重工业,抵制法西斯德国侵略 |
1929年,葛兰西强烈批判当时的人们只是希望改变政府的放任自由主义政策,而不改变国家的经济基础。他认为只有在政治上采取相应的行动(如诉诸武力),才能将经济从传统政策的死压下解放出来。由此判断葛兰西可能是
| A.垄断资本主义的拥护者 | B.空想社会主义的实践者 |
| C.凯恩斯主义的支持者 | D.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 |
如漫画(下图)所示,1890年新继位不久的德皇威廉二世,决定革除权倾一世的俾斯麦在帝国政府中的首相职务。对此事件最为合理评述是
| A.帝国议会行使了对俾斯麦的弹劾权 |
| B.威廉二世的决定没有违背帝国宪法 |
| C.德意志帝国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
| D.德意志帝国仍然实行封建君主制 |
“随着16世纪的开始,批评之声变得强烈起来,许多人自忖他们的救赎是否为良人所握。”这段记载中“批评”的对象可能是
| A.欧洲宗教改革家 | B.罗马天主教会 |
| C.新兴的资产阶级 | D.各国封建君主 |
公元前480年,波斯入侵雅典。最终雅典人决定放弃雅典城,全体公民上船与波斯人决战。作出这一决定的应该是
| A.公民大会 | B.五百人议事会 |
| C.执政官 | D.民众法庭 |
下图是《中日GDP发展对比示意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一五计划”的实施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
| B.二战失败并未给日本经济造成影响 |
| C.因文革的发动,日本CDP超越中国 |
| D.改革开放后,中国CDP一直领先于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