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肺癌骨转移是指肺部的癌细胞经血液转移到骨中。科研人员对此进行了研究。
(1)由于癌细胞膜表面的__________减少,使癌细胞能够分散转移至骨组织。癌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蛋白P,与破骨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结合,激活破骨细胞,破坏骨组织。
(2)科研人员分别培养发生骨转移的癌细胞株S-5和不发生转移的癌细胞株S-3,提取这两种细胞的总RNA,经逆转录得到这两株细胞的__________,根据__________的已知序列设计引物进行定量PCR,结果如图1所示。据此判断__________与癌细胞的骨转移能力密切相关。
           
(3)研究表明,破骨细胞释放生长因子TGF-β,为进一步探明膜蛋白A1和TGF-β在肺癌骨转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者进行了图2所示实验:
①实验中的自变量包括__________。
②比较S-5和S-3细胞,说明发生转移的细胞中__________提高。
③具图2分析,膜蛋白A1能够__________。
(4)一种探究膜蛋白A1是否促进破骨细胞释放TGF-β的方法是:培养S-3和A1过表达的S-3细胞,并分别将它们与__________混合培养,测定培养液中TGF-β的量,若A1过表达组的测定值较高,则说明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胚胎干细胞的来源及分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1分)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

(1)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图中的,为了调查其种群密度,取样时要注意 
(2)若某外生物入侵该区,其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则该生物第二十年出生率(填“大于”,“小于”,“等于”)死亡率,该外生物增长曲线呈 型。

(3)由于某种因素使得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水平,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其基础为 
(4)若将上述草原生态系统开发成为农田生态系统,则其群落的演替方式是,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降低。
(5)为缓解人口增长带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的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设计了如下左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利用如下右图所示的计数室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请分析回答:

(1)无菌空气出口设计成长而弯曲胶管的目的是
(2)在其他培养条件均处于最适状态的情况下,若关闭培养液出入口流速控制阀,则装置中酵母菌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为型曲线。
(3)在对取出的样液用无菌水进行稀释时,为什么不考虑酵母菌细胞会膨胀破裂?
(4)图示计数室为边长为1mm的正方形,刻度为25中格×16小格,装入液体后,液体高度为0.1mm,则应计数哪五个中格中的酵母菌?。为清楚观察到计数室网格,显微镜下的视野亮度应调。计数时应调节显微镜的以便观察到不同深度的酵母菌菌体。
(5)如果经过计数与计算,求得每个小格中的平均酵母菌数为A个,且已知稀释倍数为B,则1mL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为个。
(6)为了检测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了酒精,常用的试剂是
(7)针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有人提出了新的问题,某同学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请写出该同学研究的课题名称:

试管编号
培养液/mL
无菌水/mL
酵母菌母液/mL
温度(℃)
A
10

0.1
28
B
10

0.1
5
C

10
0.1
28

回答下列有关生长素的问题。
(1)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到相邻侧芽(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ATP。
(2)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角度(α)。下图为实验示意图。

①α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填“180°≥α>0°”、“180°≥α≥90°”或“90°≥α>0°”)。
②在两组实验中若α相同,则琼脂块中含有生长素的浓度(填“一定”或“不一定”)相同。
③若想在细胞水平上证明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可以取弯曲处做________(填“横切”或“纵切”)片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测量两侧细胞的平均长度,做出比较。
(3)下图是根、茎对生长素作用的反应曲线,图示字母中表示根近地侧的是、茎的远地侧的是

(4)有科学家认为根的向地生长不仅与生长素有关,还与乙烯的作用有关。为了研究二者的关系,科研人员做了这样的实验: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①此科研人员所做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
②为使实验更严谨,还需将另一些等量的根尖放在,作为对照组。
③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其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是

复等位基因是指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点的等位基因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如B 和b是等位基因,b和B1是等位基因,则B、b、B1互称为复等位基因)。某二倍植物的抗逆特性由4个复等位基因A、a1、a2、a3控制。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的本质是_____ _______,A、a1、a2、a3的根本来源是_________
(2)为探究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某生物实验小组将两种纯合子a1a1、a2a2进行杂交实验,以判定a1、a2之间是否存在明显的显、隐性关系。
实验原理:通过杂交子代的表现型的类型,可以判定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
实验步骤:①将两种纯合子a1a1、a2a2进行杂交得到F1
②再将F1自交得到F2
③统计F2的表现型的种类。
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

(3)研究得知该植物的抗逆性和细胞内的水杨酸、多胺、脱落酸等非蛋白质类物质有关,请据所学知识推测基因控制该植物抗逆性性状的方式是

(4)下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已知两种病中至少有一种为伴X染色体的遗传病,请分析回答:

①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II2的基因型是_____ _______
②若II3和II4婚配,生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女孩的几率是__________;生一个只患一种病的孩子的几率是__________

如图所示为农业上关于两对相对性状的两种不同育种方法的过程。据图回答:

(1)图中⇨所示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育种,其显著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育种方法中基因重组发生在________的过程中。
(2)从F1到F4连续多代自交的目的是提高________的含量;从F2开始逐代进行人工选择是为了淘汰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这种选择必须从F2开始而不能从F1开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的两种育种方法都以亲本杂交开始,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