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羊欣,字敬元,泰山南城人也。父不疑,桂阳太守。欣少靖默,无竞于人,美言笑,善容止。泛览经籍,尤长隶书。不疑初为乌程令,欣时年十二,时王献之为吴兴太守,甚知爱之。献之尝夏月入县,欣著新绢裙昼寝,献之书裙数幅而去。欣本工书,因此弥善。起家辅国参军,府解还家。隆安中,朝廷渐乱,欣优游私门,不复进仕。会稽王世子元显每使欣书,常辞不奉命,元显怒,乃以为其后军府舍人。此职本用寒人,欣意貌恬然,不以高卑见色,论者称焉。欣尝诣领军将军谢混,混拂席改服,然后见之。时混族子灵运在坐,退告族兄瞻曰:“望蔡见羊欣,遂易衣改席。”欣由此益知名。
桓玄辅政,领平西将军,以欣为平西参军,仍转主簿,参预机要。欣欲自疏,时漏密事,玄觉其此意,愈重之,以为楚台殿中郎。谓曰:“尚书政事之本,殿中礼乐所出。卿昔处股肱,方此为轻也。”欣拜职少日,称病自免,屏居里巷,十余年不出。
义熙中,弟徽被遇于高祖,高祖谓咨议参军郑鲜之曰:“羊徽一时美器,世论犹在兄后,恨不识之。”即板欣补右将军刘籓司马,转长史,中军将军道怜谘议参军。出为新安太守。在郡四年,简惠著称。除临川王义庆辅国长史,庐陵王义真车骑谘议参军,并不就。太祖重之,以为新安太守,前后凡十三年,游玩山水,甚得适性。转在义兴,非其好也。顷之,又称病笃自免归。除中散大夫。
素好黄老,常手自书章,有病不服药,饮符水而已。兼善医术,撰《药方》十卷。欣以不堪拜伏,辞不朝觐,高祖、太祖并恨不识之。自非寻省近亲,不妄行诣,行必由城外,未尝入六关。元嘉十九年,卒,时年七十三。——《宋书·羊欣传》(有删改)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欣少靖默,无竞于人竞:争斗 |
B.称病自免,屏居里巷屏:隐退 |
C.弟徽被遇于高祖遇:碰见 |
D.自非寻省近亲,不妄行诣诣:往、到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献之书裙数幅而去夜缒而出 |
B.不以高卑见色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
C.殿中礼乐所出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
D.转在义兴,非其好也吾其还也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羊欣在十二岁时就得到王献之的赏识,王献之在羊欣睡觉的时候,在羊欣的新绢裙上写了几幅字,羊欣的书法也因此得到进一步提高。 |
B.会稽王世子元显经常让羊欣给他写字,羊欣奉命行事,因而被封为军府舍人,但羊欣却能泰然对之。 |
C.羊欣多次被征召为官,但他却无意于仕途,或辞不就命,或称病自免,即便在任,也常以山水为娱。 |
D.羊欣平常喜欢黄老之学,经常抄写黄老典籍,即使生病也不吃药,但他却精通医术,还撰写了十卷《药方》。 |
把文言文中的句子和教材课后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欣以不堪拜伏,辞不朝觐,高祖、太祖并恨不识之。
(2)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文言文断句:用“/”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限划6处)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 动 于 中 而 形 于 言 言 之 不 足 故 嗟 叹 之 嗟 叹 之 不 足 故 咏 歌 之 咏 歌 之 不 足 不 知 手 之 舞 之 足 之 蹈 之 也。 ——(《毛诗序》)
把下面文言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刑赏忠厚之至论
(宋)苏 轼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之声,欢休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
《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呜呼,尽之矣。
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之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从而哀矜惩创之矜:怜悯 |
B.故其吁俞之声,欢休惨戚 戚:忧伤 |
C.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宥:宽容 |
D.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劝:劝说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然犹命其臣吕侯②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胸 |
B.①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②何为其然也 |
C.①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也乎吾 |
D.①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以下6句话分别编为4组,全部直接体现“刑赏忠厚”的一组是
①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
②故其吁俞之声,欢休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
③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
④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⑤疑则举而归之于仁
⑥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
A.①②④ | B.③⑤⑥ | C.①③④ | D.②⑤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忠厚立论,援引古仁者以忠厚为本施行刑赏的范例,阐发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说理透彻,结构严谨。 |
B.《书》认为有疑问的罪行可以从轻处罚,有疑问的功德可以从重奖赏,这个观点表现出了刑赏忠厚之意。 |
C.过于仁慈,还不失为一个君子;超出义法,就流为一个残忍的人了。所以,在作者看来,仁慈是可以多一些的,但义法是不可以多施加的。 |
D.作者在文中列举“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这个事例,是为了证明尧是一个仁慈的人。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
②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③刑之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韩信将兵
上①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公何如曰如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注释】①上:指刘邦。
用斜线( / )为文中划线部分的句子断句
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公何如曰如臣多多而益善耳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里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悉意,故略陈固陋。谨再拜。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句是()
A.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 B.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
C.上计轩辕,下至于兹 | D.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
B.从俗浮沉,与时俯仰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
C.则仆偿前辱之责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
D.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 |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藏之名山②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
B.①亦欲以究天人之际②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
C.①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②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
D.①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②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
沈复①
余自粤东归来,有吴云客偕毛忆香、王星灿邀余游西山小静室,余适腕底无闲,嘱其先往。吴曰:“子能出城,明午当在山前水踏桥之来鹤庵相候。”余诺之。
越日,余独步出阊门,至山前,过水踏桥,循田睦而西。见一庵南向,门带清流,剥啄②问之。应曰: “客何来?”余告之。笑曰:“此‘得云’也,客不见匾额乎?‘来鹤’己过矣!”余日:“自桥至此,未见有庵。”其人回指曰:“客不见土墙中森森多竹者,即是也。”余乃返,至墙下。小门深闭,门隙窥之,短篱曲径,绿竹猗猗,寂不闻人语声,叩之,亦无应者。一人过,曰:“墙穴有石,敲门具也.”余试连击,果有小沙弥出应。余即循径入,过小石桥,向西一折,始见山门,悬黑漆额,粉书“来鹤”二字,后有长跋,不暇细观。入门经韦陀殿,上下光洁,纤尘不染,知为好静室。忽见左廊又一小沙弥奉壶出,余大声呼问,即闻室内星灿笑曰:“何如?我谓三白决不失信也!”旋见云客出迎,曰“候君早膳,何来之迟?”一僧继其后,向余稽首,问知为竹逸和尚。入其室,仅小屋三椽,额曰“桂轩”,庭中双桂盛开。星灿、忆香群起嚷曰:“来迟罚三杯!”席上荤素精洁,酒则黄白俱备.余问曰:“公等游几处矣?”云客曰:“昨来已晚,今晨仅到得云、河亭耳。”欢饮良久。饭毕,仍自得云、河亭共游八九处,至华山而止。各有佳处,不能尽述。华山之顶有莲花峰,以时欲暮,期以后游。桂花之盛至此为最,就花下饮清茗一瓯。即乘山舆,径回来鹤。
桂轩之东,另有临洁小阁,己杯盘罗列。竹逸寡言静坐而好客善饮。始则折桂催花,继则每人一令,二鼓始罢。余曰:“今夜月色甚佳,即此酣卧,未免有负清光,何处得高旷地,一玩月色,庶不虚此良夜也?”竹逸曰,“放鹤亭可登也。”云客曰:“星灿抱得琴来,未闻绝调,到彼一弹何如?”乃偕往。但见一路霜林,月下长空,万籁俱寂。星灿弹《梅花三弄》,飘飘欲仙。忆香兴发,袖出铁笛,呜呜而吹之。云客曰:“今夜石湖看月者.谁能如吾辈之乐哉?”盖吾苏八月十八日石湖行春桥下,有看串月胜会,游船排挤,彻夜笙歌,名虽看月,实则挟伎哄饮而己。未几,月落霜寒,兴阑归卧。(有删节)
〔注释〕①沈复,字三白,江苏苏州人。②剥啄,象声词,敲门声.此处意为“敲门”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适腕底无闲适: 恰逢 | B.门带清流带:环绕 |
C.袖出铁笛 袖:衣袖 | D.兴阑归卧阑:残尽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循田膛而西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B.何来之迟胡为乎惶惶欲何之 |
C.叩之,亦无应者常惠请其守者与俱 |
D.实则挟伎哄饮而己位卑则足羞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应友人之约去来鹤庵相聚,因路途不熟,误以得云庵为来鹤庵,在得云庵居者的指点下,最终得以与友人欢聚。 |
B.来鹤庵墙内多竹,环境清幽,深闭的小门须用墙穴中的石头敲击方能使院内的人听见,此小门门额上粉书“来鹤”。 |
C.竹逸和尚居处雅洁,其好客善饮,沉静少言,又与众人赏月听曲,可见其不拘泥于佛门的清规戒律,颇有生活情趣。 |
D.众人同登放鹤亭,长空映月,从林披霜,万籁俱寂。星灿弹琴,忆香吹笛,这与作者家乡苏州的串月胜会其乐迥异。 |
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时欲暮,期以后游。桂花之盛至此为最,就花下饮清茗一瓯。
(2)即此酣卧,未免有负清光,何处得高旷地,一玩月色,庶不虚此良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