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示秬、秸①
张耒②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释:①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②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任太常寺少卿。
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 |
B.“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 |
C.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去担忧饼冷难卖。 |
D.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儿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11分)
游庐山宿栖贤寺
王安国
古屋萧萧卧不周,弊裘起坐兴绸缪。
千山月午乾坤昼,一壑泉鸣风雨秋。
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
明朝松路须惆怅,忍更无诗向此留。第三、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5分)
第五句中的“惭”有什么含意?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6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相 见 欢
朱敦儒①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②。
【注】①朱敦儒,洛阳人,南宋词人。本词写于词人因“靖康之难”南逃客居金陵之时。②扬州:当时为抗金前线。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一句中“簪缨”指什么?此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两首“咏竹”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
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白居易为表现“竹”的形象特点,两首诗中分别采用了不同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请分别概括两首诗中“竹”的形象特点。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作者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
鲁山山行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适与野情惬”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
诗歌以“云外一声鸡”收尾,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