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X、Y、Z都是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同,而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三倍,Y和Z可以形成两种以上的气态化合物,则:
(1)写出下列元素名称:X是________,Z是________。
(2)由Y和Z组成,且Y和Z的质量比为7∶20的化合物的分子式是________。
(3)写出由X、Y、Z中的两种元素组成,且与X2Z分子具有相同电子数的阴、阳离子分别为_____和_____,其中阴离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
(4)X、Y、Z可以形成一种盐,此盐中X、Y、Z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4∶2∶3,该盐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如果向该盐溶液中加入铜和稀硫酸,溶液变蓝色,试写出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将该盐固体与熟石灰混合加热,会产生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试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 C是一种酸性物质,D是具有果香气味的烃的衍生物。A、B、C、D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如下转化关系(石蜡油含17个碳原子以上的液态烷烃,部分反应条件、产物被省略)。
(1)工业上,由石油获得汽油、煤油、石蜡油等成份的方法是,
(2)A→B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是。
B+C→D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是。
(3)丁烷和戊烷等烷烃是石蜡油获得A的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戊烷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它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则这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8分)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X和Y反应生成气态物质Z,它们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
t/min |
X/mol |
Y/mol |
Z/mol |
0 |
1.00 |
1.00 |
0.00 |
l |
0.90 |
0.80 |
0.20 |
3 |
0.75 |
0.50 |
0.50 |
5 |
0.65 |
0.30 |
0.70 |
9 |
0.55 |
0.10 |
0.90 |
10 |
0.55 |
0.10 |
0.90 |
14 |
0.55 |
0.10 |
0.90 |
(1)体系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列式并计算该反应在O-5min时间内产物Z的平均反应速率:;
(3)该反应在第分钟(min)时达到平衡状态;
(4)若使该反应的速率增加,下列措施一定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加入lmolx和2moly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A~I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1 |
A |
|||||||
2 |
D |
E |
G |
I |
||||
3 |
B |
C |
F |
H |
(1)上表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____,氧化性最强的单质是_____,还原性最强的是_____。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酸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
(3)A分别与D、E、F、G、H形成的化合物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____。
(4)请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BG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mA+nBpC达到平衡,若:
(1)A、B、C都是气体,减少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m+n和p的关系是。
(2)A、C是气体,增加B的量,平衡不移动,则B为态。
(3)A、C是气体,而且m+n=p,增大压强可使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移动的方向是。
(4)加热后,可使C的质量增加,则正反应是反应(放热或吸热)。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2(g)+H2(g) CO(g)+H2O(g),
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
700 |
800 |
830 |
1000 |
1200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2)该反应为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
c.v正(H2)=v逆(H2O) d.c(CO2)=c(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 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